传承家风家训、感悟传统文化、聆听榜样事迹……西咸新区各校开展春季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引领孩子们追光前行、励志逐梦,让理想信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家风家训润童心 3月7日,由西咸新区党工委文明办、教育体育局主办,西咸新区沣东实验小学承办的“传承家风家训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西咸新区2024年春季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示范活动举行。 身为张载后裔的张筱雯老师分别从家风传承现状、家风传承意义以及家风传承建议等方面进行宣讲,呼吁大家传承优良家风,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中国梦之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西安关中书院文化学者、西安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副会长、终南大学堂副院长王少峰老师为大家带来家风家训传承讲座,他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现状,通过生动的故事,将张载的“四为”“六有”“十诫”等家训家规进行了生动的解读。 白润菲、安慰2名老师分别带来了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家风家训主题课程。二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前期调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视频展示等环节理解了优秀家风的深远影响。五年级的孩子们则通过寻家风、讲家风、传家风等方面展开学习,从古代名门世族到当代名人家族,再延伸到自己的家庭去探讨交流,懂得了学习优秀家风家训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增信心 3月5日,西咸新区沣东第五小学开展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将“中国红”与“中国龙”相结合,通过开展“说龙”“做龙”“画龙”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用“中国龙”讲好“中国红”,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激发爱国热情,争做龙的传人。 学生们带着充足的准备走进了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小萌龙”们巧嘴说龙年:有的分享有关春节的由来和习俗,有的讲述龙年的由来和寓意,有的介绍龙的精神……学生们深刻地了解了与龙有关的文化和传统,明白作为龙的传人所要传承的不仅是龙的图案、符号,更要传承的是龙的精神。 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龙灯、龙摆件等龙形装饰品。“小萌龙”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在寒假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展示,普通的布料、纸壳纸盒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废为宝,形成了一个个色彩斑斓的创意小作品,展现了他们对春节和龙年的独特理解与祝福。 “小萌龙”们热情高涨,一起创意画“龙”形。他们画上龙头、描上龙须、点上龙睛……一条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中国龙”逐渐跃然纸上,表达着自己对龙年的美好期盼。 爱国爱家担使命 西咸新区斗门司法所联合永嘉信律师事务所深入落水小学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宣传活动,为学生讲授“法治第一课”。 活动中,落水小学少先队员们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及律师佩戴红领巾,表演集体舞蹈《法治歌》,并为司法所工作人员及律师颁发“法治辅导员”聘书。黄律师围绕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如何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为学生们进行生动讲解。他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贡献者和实践者。我们要勇挑时代重任,在新征程上奋力拼搏,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和践行爱国之情。 学生们纷纷表示,新学期、新征程、新挑战,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努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榜样力量催奋进 升国旗仪式、雷锋精神主题宣讲、红色思政课,西安沣东第一学校组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大礼包”。 2月26日早晨,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以《走进新学期,筑梦新征程》为题在国旗下讲话,牛永康副校长进行了以“厚植爱国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引导全校师生爱祖国、立志向、有梦想,树立新学期成长目标,播种新学期新希望。 3月6日,学校邀请“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石志光走进学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宣讲。石志光通过讲述自己43年来用七尺银幕传播宣传党的主张,初心不改免费放映红色电影的“雷锋故事”,使学生们直观感受道德典型的嘉言懿行和榜样力量。 赵娜、薛竹馨两位老师分别以“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教育长廊”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生动有趣的思政课,通过讲述红色历史、总结新时代伟大成就,引领学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增长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下一步,西咸新区还将持续开展各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突出爱党爱国、中华美德、历史文化、家风传承等重点内容,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涵养道德品格,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