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近日,北京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组织召开北京经开区第二批学科教研基地授牌仪式,为11个新建学科教研基地授牌。截至目前,经开区在建学科教研基地达到26个。 据悉,经开区首批15个学科教研基地于2023年挂牌启动。在北京教科院等优质专家资源的支持下,经开区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短短一年时间内,逐步探索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了辐射引领、指导带动的作用,目前已形成多点开花的“学科基地+”教科研训新格局。 本次推选出的11个学科教研基地辐射人大附中经开学校、北京亦庄实验中学、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三所学校,涵盖了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历史、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科技教育和特殊教育等9个中小学学科和领域。 授牌仪式后,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生物学教研员乔文军受邀走进经开区,为到场的100余名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长、园长、教学干部以及各学科教研基地领导小组成员、首席教师和核心成员作了题为《新时代 新课程新教研——学科教研基地工作的实践和思考》的专题讲座。 科技教育教研基地是第二批新建基地之一。“基于已有经验,在未来三年里,科技教育基地将延续优秀做法,不断开拓进取。”科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教师江媛媛在授牌仪式上表示,基地成立后,将面向全区小学科学、中学数理、地理、技术学科教师成立骨干班,以跨学科项目化课程研发为主题,开展系列师训。本学期预计开展7次课。“我们将根植于经开区科技创新之沃土,不忘‘普惠全区学子’之初心,在社会事业局指导支持下,在专家们的高位引领下,基地各校勠力同心、共研共创,筑造独具经开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中心!”手捧“科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牌匾的江媛媛说。 “建设基地是对国家、北京市发展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基于经开区自身教育实际的大胆创新,更是我们对于教育初心的有力践行、提高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学科教研基地作为经开区教育机制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是经开区落实市区级教科研训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构建富有经开区特色的区-校-基地协同的教科研训体系的重要一环。今后,经开区将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继续大力支持基地发展,在学科教研基地带动下形成区域成长共同体,在做实教研科研培训、塑造基地品牌上下功夫,让基地成为经开区教育的一张金名片。 编辑:徐祎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侴雪妍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通讯员 谢粤蕾 为将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