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很多体育行业受到冲击,其中就包括线下培训行业,面对复杂的前景,体育人是如何继续坚守在行业当中,又寻求到了哪些新的突破点,以上内容,请收听今天中午1点播出的超级体验团、界内界外。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疫情啊,我想让我的孩子去羽毛球场尽情挥洒汗水。”来自北京朝阳区的一名高管,前几天发了个朋友圈,配的小视频,是自家孩子在客厅用羽毛球拍打乒乓球。 这样的“魔幻”行为在大多数人居家不出的北京并非少数——体育场馆封闭,青少年体育培训失去了培训场所,这些精力无处释放的青少年,只能在客厅使用自己过剩的精力。 在相隔千里的四川成都,当地的孩子们在体育运动方面显得幸福了很多,至少还是能够去体育馆进行羽毛球培训的。“除了要和其他小朋友保持间距,进入场馆前测量体温等必要的防控措施,其他的跟平日里别无二致。”一名当地学生家长表示。 显然,体育培训正在从“软刚需”走向“刚需”的路上,即使疫情当头,这方面的市场需求还是显现了出来。那么,作为中国最为普及的体育项目之一,羽毛球的培训市场,在这场疫情中又是怎样的呢? 羽毛球专业教练—返乡: 阿文(化名)是一名羽毛球教练,作为一名95后科班出身的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她在北京的薪资待遇算得上高。但疫情来临后,羽毛球培训机构也只能给全职教练开出最低工资。收入大幅减少,而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又很难降低,阿文准备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的培训机构,找份工作。 小机构创业者—观望: 曾经靠羽毛球培训毕业不久就买车买房的90后阿明(化名),现在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但在他眼中,这种压力远没有大公司那么大。培训机构的全职教练只有他一人,其他教练全是兼职,所以不存在人力成本,场租也是按月支付。 在阿明看来,这样的日子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北京防控措施十分严格,这不是坏事儿,现在能做的就是等待,观望。先抗击疫情,再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 疫情相对较轻的成都—尽快恢复: 成都深耕羽毛球培训多年的一位老教头称,受疫情冲击,成都的羽毛球培训大概停滞了两个月。“当时挺难熬的,朋友圈里卖惨的那些图片是种戏谑,但也是心声。我们的教练坚定地跟我们站在了一起,只拿最基础的生活费。公司两个月没收入,我们也难,但没有那么大的冲击。” 随着抗击疫情取得了一些成效,成都各行各业都抓紧了复工复产,羽毛球培训也是这些行业中的一员。“我们现在也没有丝毫马虎,进入场馆前测体温,登记家庭住址,留下联系方式等,教练大多是一对一授课,一对多的授课都要求小孩们隔开挺远的间距,特殊时期还是要重视。” 展望未来,他充满希望。“对于不成熟的市场来说,疫情过后人们更加在乎身体健康,或许羽毛球培训领域会迎来一个发展高潮或者强烈反弹。我依然认为这个行业在向前发展,疫情只是个小挫折,不会成为大的阻碍。” |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变革教育行业的当下,猿辅导集团今日发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张晨/文图 为推进教育教学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