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从“青少年模式”到“未成年人模式”,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升级释放了什么信号?

新资讯 2025-5-4 12:05 潮新闻客户端 1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馥梅


近期,移动互联网给未成年人加了个保护盾


429日上午,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发布仪式从操作方式、内容生态、功能服务、覆盖范围等维度,全面展示了未成年人模式的特色亮点和主要功能。


其实早在2019年,移动互联网的青少年模式就出现在公众视野。近年来,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工作。今年4月,未成年人模式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


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模式的优化升级,释放了什么信号?又体现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怎样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构建清朗向上网络环境,未来还要怎么做?就此话题,潮新闻对话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网络教育立法、人与技术关系构建等层面展开探讨。



某品牌手机未成年人模式。图源央视新闻


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模式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并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首次探索。


早在2019328日,国家网信办就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这是网络短视频领域首次尝试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对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具有创新性意义。


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普通家长是没办法自己设计和提供的。这就相应地给相关网络服务和移动智能终端经营者,提出了开发和部署适合未成年人服务模式的要求。西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立法研究基地网络教育立法研究所所长杨攀指出。



快手未成年人模式使用指南。图源央视新闻


2023年制定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18条、第20条和第43条,也分别从总体、大型网络平台,和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方面,明确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或者未成年人专区建设要求。


其中,第43条明确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当中表述得比较一般化、覆盖范围较广的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具体转化为比较简洁明了的未成年人模式。而且,这也意味着设置未成年人模式从一个可选项变成了一个必答题杨攀说。


值得注意的是,2024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面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总体方案。这一《指南》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模式怎么建的问题。在杨攀看来,此次正式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就是指南的具体落地。



VIVO未成年人模式使用指南。图源央视新闻


一键启动带来的系统性安全干预


毫无疑问,当前的互联网环境,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存在一定挑战。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姬德强教授表示,这一模式的发布体现出了明显的社会性保护趋势。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属于相对数字弱势群体,面对算法推荐、信息茧房等强大的网络技术和复杂的数字环境,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说,社会各方进行系统性干预,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


从功能服务来看,此次发布的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而在具体操作层面,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所有应用程序同步切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上网环境。


在杨攀看来,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到此次正式发布的未成年人模式,意味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模式从探索阶段转向规范化的正式实施阶段。而且也说明,我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模式基本成型了,即违法(有害)网络内容查禁、不适宜网络内容限制、有益网络内容鼓励。未成年人模式就是未成年人不适宜网络内容限制制度的重要依托和有效载体。


保护是为了更持久的发展,这是一个基本逻辑。姬德强表示,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模式的优化升级,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立场态度的坚决和重视程度的加深。而且,除了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之外,这一模式也强调了家长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监护责任,注重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治。



图源央视新闻


人与技术关系,该如何同步


在发布仪式上,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保护作用,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将持续指导和支持鼓励平台优化未成年人模式,让这一技术工具更易用更好用。另一方面,希望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主动开启未成年人模式,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清朗向上的网络环境。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的全面铺盖和落实还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过现在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杨攀认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一个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抓住问题主要方面、重点突破的治理策略。从长远来看,有许多路要走,比如,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规章制度、将相关要求具体落实至操作层面,从移动互联网向非移动互联网的延伸,构建未成年人有益网络内容建设制度等。



图源央视新闻


诚然,保障未成年人安全上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主体多、领域广、技术复杂,需要持续推进、不断优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也需要家庭、政府、企业、学校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共治、疏堵结合。


姬德强认为,从社会数字治理的层面来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个国际共通性的话题。法律法规是底线,具体模式是载体,但在此基础上,也要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人与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宏大课题。公众在依赖技术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清醒,一方面要不断普及相关知识对技术祛魅,另一方面政府层面也要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共同推动人与技术良性关系的构建,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网络治理之路。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