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重庆赛区复赛在重庆科技馆圆满落幕。 来自重庆、湖北两地的45支参赛队伍在复赛舞台上齐聚一堂,经过比赛,最终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4名,优秀奖16名,其中5支冠军队伍将代表重庆赛区于5月赴京参加总决赛。 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围绕“智能、安全、环保”三大主题,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及科学教育理念的应用与普及,考察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专题打造了“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单元,设“智能控制”“未来教育”“科普实验”“生物环境”四个命题。 其中,创意作品单元汇聚了诸多蕴含科技创意、极具社会意义的创意作品,通过公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及理念;科普实验单元通过作品陈述、现场答辩与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微生物创意作品画、风帆小车等项目。各参赛队伍从作品出发,见微知著,展现当代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他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畅谈对探知未来世界的无限渴求。 据介绍,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作为突出任务驱动型活动,将竞赛与科技馆教育活动紧密结合。重庆科技馆作为全国特大型综合科普场馆,肩负着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使命担当,已连续两年承办重庆赛区比赛。大赛以其紧贴时代前沿的主题设置,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在各大中院校形成了广泛影响。自2021年年初启动以来,覆盖渝鄂两地28所学校,总计316队伍,近1000人次报名参与。 本次重庆赛区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渝鄂两地青年搭建了一个学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互相切磋的重要平台,对培养青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年科学素养,鼓励优秀科技人才涌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张皓 |
本报讯 由省科协与省直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举办
机器狗组团舞狮 人形机器人在千年古迹陪玩 无人机用方言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