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立志“把太阳穿在身上”

新资讯 2021-5-5 11:57 人民网 38 0


王涛教授()带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数据监测。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记者李伟)“15年前初出国门,英国等国家在科研实力上确实比中国强很多。当年,25岁的王涛到英国萨里大学攻读软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实验室里看到的仪器等科研设备,包括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经验,都让王涛感到震撼。

拿到博士学位,经历两所名校博士后工作,王涛7年前回国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也见证了中国科研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选择出国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出去学习提高自己。王涛说,在英国时,海外的导师、朋友经常会问自己回不回国这个问题,王涛每次都会坚定回答一定回国

回到国内的王涛,感受到了学校对人才的尊重:科研平台一切按照先进水平规划,科研经费支持到位,确保了实验室在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等各个研究方向都有空间发挥。

如今在王涛课题组3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各类前沿仪器一应俱全。

地球围着太阳转,万物生长靠太阳。王涛的研究瞄准了太阳,向太阳要能量。他的研究方向具体涉及由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构筑的光伏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他是一名追光者

据介绍,在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各项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在当前已获得广泛应用。找到一种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好的新型有机材料,研制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王涛想到了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为基于此材料作为光敏活性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低成本制备、柔性、半透明甚至全透明等优点。

在王涛看来,有机高分子材料韧性好,对做研究、做人来说,也具有启发性。

遇到问题要有韧性,能够吸收冲击,把冲击和压力转化为动力,这也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特点。王涛也如同由高分子材料打造一般,善于从失败的科研经历中发现问题,有时候把为什么失败弄清楚,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他说。

王涛感慨,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10年前的中国处于追赶国际前沿的状态。近5年以来,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在这背后,离不开中国科研工作者们夸父逐日般的执着和努力。

如今,王涛的实验室团队有30人左右,不仅吸引了英国籍博士后前来工作,更不乏来自泰国等国家的访问学者,来学习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制备相关技术。

实验室的吸引力,来自硬核的实力:王涛实验室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8%,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王涛说,希望再经过3年到5年的时间,通过对新的有机材料进行精细微观结构调控,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和电池寿命。

下一步,我们希望制造出平民价格的便携式充电产品,实现把太阳能发电装置穿在身上的愿景,影响改变大众生活方式。王涛信心满满。

面向未来科技的星辰大海,王涛满怀憧憬:把太阳能电池材料做成半透明状贴在窗上,让一部分光透过窗户,还可以起到发电的作用;设计出更多平民价格的卷轴式充电宝、更加大众化的便携式可穿戴太阳能产品……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