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白色的机械手有条不紊,焊接的“呲呲”声不绝于耳……在火星人厨具股份有限公司,激光焊接机器人正按照设定的程序伸出焊接臂,快速把五个不锈钢钣金“缝合”起来。从切换焊点到翻转箱体,再到物料输送,整个工序无需人工介入。 这里是火星人蒸箱内胆焊接智能线,位于企业生产车间的自动焊磨区域,由一圈黄色防护板单独隔离出来。 “它们称得上身边最智慧的‘机器人同事’了。” 生产部安全主管郁红霞介绍,就这道生产线,目前仅需要配备一名工作人员,在焊接机器人开始作业前,检查程序应用,一键启动按钮,并做好监督工作。 短短60秒,一个蒸箱内胆便生产好了。“除了节省人力、提高产能,机器人焊接智能线更是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郁红霞表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依旧设置了人工检测环节,到目前为止焊接机器人的合格率达到98%以上,而且产品外观的一致性也更好。 记者了解到,2017年开始在A区冲压实施自动化改造,2018年B区建筑完毕投入使用后,火星人开始全面实施自动化改造,着力打造工业4.0智慧工厂。通过引入领先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能力、增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实现生产制造信息化。目前,企业已实现“五个自动”:建立自动冲压、自动焊接、纳米处理、智能生产、立体仓储五个自动化产业线,生产自动化率达40%以上。 在火星人的各生产线上,约有260余台智能机器人担当着“智造大脑”。虽然一台集成灶的诞生需要上千道复杂工序,但通过火星人智慧超级工厂的高效运作,60秒即可装配一台集成灶。 此外,火星人的4.0智慧超级工厂还依靠强大的智能化系统——IPCS中心来赋能智能化生产。IPCS中心相当于控制中枢,联结每一道生产工序,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调整。 来看一组数据,以往需要5人生产1件产品,现仅需1人即可完成。同时单条生产线每日产出达到600台集成灶,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底,企业生产部在人数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产量约翻了3倍,在质量方面,个别零件产品合格率也有了大幅提升。 机器换人效率倍增,在火星人生产车间,将有更多机器人进驻。郁红霞告诉记者,未来企业会持续发力自动化生产建设,后续将会进一步提高工厂机器人的比重。 本文来源:海宁日报 ■记者 林佳冰 方烁 严萍 |
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4月25日下午,陕西省海
为推动科技教育蓬勃发展,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