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昨天(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涵盖作物高产和感病基因挖掘等内容。这些基础研究的加快推进,对于种业创新、粮食增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这10项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包括发现协同调控水稻高产早熟关键基因、构建首个番茄图泛基因组、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等内容。这些关键基因的发掘,对于加快作物育种进程、推进作物增产、品质改善、抗逆性状提升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梅旭荣:比如发掘玉米、水稻中的增产基因,找回番茄丢失遗传力等,都对我们国家未来持续提高粮食产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今年,我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有望再创历史新高,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 孙传范:我们育成并推广了亩产超1200公斤的超级稻、亩产超1100公斤的宜机收籽粒玉米,亩产超300公斤的耐盐碱大豆等一批新品种,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了96%,还构建了黑土地有机质恢复与地力提升等技术体系,可以实现每亩增产100公斤。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魏之惠 |
本报讯 由省科协与省直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举办
机器狗组团舞狮 人形机器人在千年古迹陪玩 无人机用方言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