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AI抢走人类饭碗,斯坦福专家呼吁:是时候开征AI税了!

新资讯 2024-1-16 10:08 红星新闻 12 0

终将有一天,我们将进入一个不需要工作上班的时代!这是去年底英国AI安全峰会上马斯克对英国首相苏纳克作出的预测。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其对人工劳动的替代,马斯克畅想的未来社会正以加速度来到我们面前。历史数据和经验证明,技术进步对人类整体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技术进步的好处并不会自动地造福所有人。相反和之前的时代相比,AI时代的巨大收益很可能空前集中在极少部分人手里。






斯坦福大学教授沙克


美国斯坦福大学网络政策中心主任、欧盟委员会特别顾问玛利耶沙克指出,要想应对好AI技术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冲击,必须采用重大的公共政策来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沙克建议各国协商统一步调,共同对AI巨头企业开征AI税,以帮助受到冲击的人群适应变化。


大势所趋:


研究预计未来10


美国约三分之二就业岗位将受影响


沙克指出,此前世界多国经过多年的争论,达成了15%的最低企业税率统一标准,于2023年生效。这一标准可以防止跨国大公司涌向低税率的避税天堂,预计每年将为各国带来2200亿美元额外税收,这笔资金可以帮助解决许多公共政策问题。沙克认为,现在是时候将当时的经验用于针对人工智能企业,让这些巨头们也负担起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成本。




美国报税表格 创意配图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给世界带来了许多社会挑战,其中全球性的失业浪潮是一项主要的影响。各种研究报告都预计AI技术会对劳动力市场现状造成严重破坏。马斯克在去年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休会间隙对苏纳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未来有一天所有人都不需要上班工作了,AI可以做所有事情,除非你是为了成就和满足感进行工作。


高盛去年发布的一项研究预计,未来10年全球经济将在AI的助力下额外增长近7万亿美元,同时预计美国约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将面临受到人工智能影响。麦肯锡预计,未来6年美国多达30%的工作将受到自动化趋势的影响。除了很多已经面临被完全淘汰的人之外,还有1200万人需要职业转型才能继续工作下去。


尽管一些乐观的研究和咨询机构认为人工智能将辅助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类的工作,但ResumeBuilder公司的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领导人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在2023年取代了很多人工,这种趋势在未来也没有放缓的迹象。


沙克表示,即使从长远来看经济可能在AI的拉动下受益,但要让所有人公平地受益也需要重大的公共政策出台。她建议各国政府要着眼于本国经济的具体情况,分行业逐个预测人工智能的影响。


以史为鉴:


技术革命的好处


不会自动被分享给大多数人


沙克援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两位研究员的一篇论文表示:在过去40年,自动化提高了生产率并成倍增加了企业利润,但它并没有带来工业化富裕国家的共同繁荣。换句话说,自动化的好处不会自动地分享给社会中的大多数人。


沙克担心,这次AI浪潮的好处将比过去40年来任何技术革命都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加剧资本集中到更少公司手中的趋势。目前全世界估值最高的七巨头全部是科技企业,并且微软、英伟达等公司更是完全依赖AI的爆发市值才能达到目前的水平。



10日,在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观众正与AI人形机器人交谈 据视觉中国


沙克指出,如果各国政府不进行干预,技术革命的下一章可能会出现利润私有化,同时将成本推给公众大众的问题。世世代代以来,工作不仅是家庭获得收入的基础,也是人们构建日常生活和使命感的基础。为了减缓AI带来的失业大潮,经济补偿和技能再培训只是代价的一方面,社会还面临着众多失业人员带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对此沙克认为,向AI企业征税的想法并不过分,而且是唯一合乎逻辑的步骤。在此之前,比尔·盖茨和美国资深参议员伯尼桑德斯都曾提议要对机器人征税,而把这种建议扩展到AI领域也是顺理成章的。


沙克认为,AI税也应当像企业所得税一样,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制定统一的最低税率,避免这些AI巨头们逃往税率低的避税天堂。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


编辑 郭庄 责编 冯玲玲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