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一曲《上春山》中,我们迎来了春分时节。在生机涌动的春天里,杭州正立足经济总量迈入2万亿、城区人口超越千万的新阶段新起点,勇攀高峰、勇立潮头。 新的一年,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全力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奋战“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各区县(市)也纷纷在开年“抢跑”,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一幅“热辣滚烫”的攀登新画卷徐徐展开。 “攀登”正当时,春日最宜“上春山”。为此,我们联合西湖区委宣传部推出“上春山 勇攀登”栏目,报道全区抢先机、挑重担、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火热实践,围绕2024年西湖区“六六行动”,聚焦“科创”“文创”等关键词,通过科创新赛道、文创新势力、发展新引擎、助企新举措、育才新动力、数智新范例等维度,以“六问六新”的形式,晒出西湖区追“新”计划,展现追“新”成果,通过一个个小切口,反映整个西湖区的“向新力”。 在杭州市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中,科技创新排在首位。如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同样是关键。 4月8日,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正式开园,今后将以“知名创投机构+科研院所+标杆项目”为孵化模式的新型孵化器,建设“科技、金融、产业”一体化发展样板,实现资本赋能科技,科技引领产业,打造西湖区“成果转化首选地”的标杆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普华创投引领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孵化路径全新亮相,标志着西湖区民营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拉开序幕。 协同区域发展,畅通“最初一公里” 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所在的浙大紫金港校区东门外1897科创谷核心区,正是西湖区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的首环——“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中的重要一核。 “为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我们在距离浙大紫金港校区最近的一公里范围内,与优秀的投资机构合作成立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让投资公司可以在最近的地方找到项目,科学家也可以在最近的地方找到产业导师。”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主任鲍剑凌介绍。 据悉,该中心将通过创投主办、招投结合、院校参与、产业龙头添力及政府政策支持的模式,发现和招引拥有核心技术的科创型企业家,投资并赋能拥有高成长潜力的科创型企业,从而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西湖区的落地和转化。 “我们确保每年从海内外高校、实验室、研究院等机构中精选10家优质企业入驻中心,并提供种子轮投资、研发合同签订、新一轮融资协助、场地设备支持及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账户开立、高管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等全方位的支持。”鲍剑凌介绍。 位于1897科创谷10楼的智研工软成立于2022年,主要为航空航天、医疗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提供研发管理支持软件。前不久,公司刚刚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这让创始人、CEO吴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023年底,吴穹将公司从上海搬到了杭州,成为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第一个入驻的企业。选择在西湖区扎根发展,吴穹坦言,是因为有多重“吸引力”:“杭州以及浙江有非常多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我们也得到了西湖科创投的投资,加上西湖区互联网软件开发的氛围浓厚,周边高校人才集聚,这么多优势叠加在一起,把我们带到了西湖区。” 如今,智研工软的客户从浙江到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再到广州等地,“地瓜”藤蔓通达全国。 引入“剑桥模式”,赋能科创产业 近年来,西湖区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探索走出了国有主导型、公私合营型模式。而此次该中心的成立,填补了西湖区民营主导的空白,成为西湖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又一创新打法。 据悉,普华创投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先进制造等新赛道落子布局。2021年,普华创投通过与剑桥市政府、剑桥创新资本等多方合作,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前沿项目的孵化器开始运作,成功打造了国际一流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剑桥模式”。 如今,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将借鉴普华创投在剑桥投资孵化器的成功经验,整合杭州研究机构、创新产业、创投资本等多方资源,助力创新研究成果与市场接轨,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机制。 会上,普华创投与倍豪船舶、辛伯至生物、桃园科技杭州公司三家优质企业签约,正式入驻中心园区。其中,倍豪船舶早在两年前就得到了普华创投的第一笔5000万元的投资,两年来订单已经从国内走向了国际。这一次,公司签约入驻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计划成立船舶推进器的研发基地。 “我们前期已经帮企业与杭州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国企进行对接,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市场等各方面的助力。”普华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纯介绍,截至目前,园区已经招引11家头部企业落地,投资驱动的成果转化模式成效初步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还组建了高端“智囊团”,聘请施一公、谭蔚泓、高翔、房建成、杨华勇、段树民等13位院士担任中心专家顾问,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既是象牙塔,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地,期望该中心的成立能为我们高校科研工作者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平台与助力。”高翔表示。 接下来,西湖区科技成果转化(普华)中心将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和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突破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上蹚出一条“西湖路径”。 |
本报讯 由省科协与省直工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举办
机器狗组团舞狮 人形机器人在千年古迹陪玩 无人机用方言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