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锻造科技“硬核” 提升产业竞争力 看鄂州创新策源如何闯关破题

新资讯 2025-4-20 15:02 鄂州融媒 3 0

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

新年伊始,省委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省委有部署,鄂州有行动。今年,鄂州聚焦提升创新策源力,着力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接续闯关”“破题,不断提升科技硬核力,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湖北建成支点作出鄂州贡献。


左手实验室 右手生产线


科技副总推动校企双向奔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如何推动校企双向奔赴,促进高校科研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鄂州科技副总应运而生。


“‘科技副总是鄂州实施的柔性引才工作机制,旨在从高校、科研院所选聘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科技顾问等职务,促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与企业的创新需求精准对接。鄂州市经信局规划与技术改造科科长金国庆介绍。


两年前,一份校企合作协议在湖北兴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欣科技)签署。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师俊以科技副总的身份,正式入职兴欣科技。



湖北兴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以研发、生产钢骨架增强复合管为主营业务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彼时正遇技术难题——钢骨架增强复合管焊接接头失效、钢丝网增强复合管钢塑黏结失效,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境。


问题不解决,订单不敢接,怕砸了招牌、坏了口碑。兴欣科技研发中心主任但美玉坦言。钢骨架增强复合管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管道材料,广泛应用于给排水和石油化工等领域的输送管道系统中。然而,在高温、强腐蚀、高应力等极端工况下,钢骨架增强复合管面临冲蚀风险,会给整个工程带来安全隐患。


过去,我们通常会采取破坏性试验,不断测试产品焊接点的强度,直到满足使用需求。兴欣科技技术总工刘文俊说,这个试错过程通常耗费12个月,严重影响企业研发、生产效率,造成不必要的物料消耗和企业成本上升。


针对这一现状,师俊为兴欣科技提供了全新的解题思路——建模分析。



科技副总师俊在一线指导企业生产


我们试图利用计算机软件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根据甲方需求在数字模型中施加相应的载荷参数,模拟产品实际受力场景。师俊说,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此次探索既是实验,更是创新。


过去在学校搞科研,更多停留在理论上的研究,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得不多。师俊说,在确定解题思路后,他开始频繁往返于校企之间,将技术理论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不断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准确性。


从材料分析到工艺设计,从模拟实验到实际生产,在担任科技副总的过程中,师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复合管复杂载荷测试系统,提出复合管在不同温度、内压与弯矩联合作用等复杂工况下的力学性能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兴欣科技系列产品的整体性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站稳脚跟。


师总先后为我们解决10余个技术难题,合作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1篇,帮助企业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刘文俊表示,在科技副总的技术加持下,兴欣科技达成项目协议11项,创造逾2000万元营收。


科技副总星星之火,正汇聚鄂州科技创新的燎原之势截至2024年底,鄂州市共选派25科技副总,帮助破解企业技术难题105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131个,达成技术创新项目协议83个,涉及协议金额近1亿元。鄂州市经信局局长余盖波表示。


左手研发 右手落地


科创飞地飞出发展新天地


228日,湖北在京设立的首家离岸科创中心——鄂州(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市海淀区武昌鱼大厦举行。鄂州以敢为人先的胆识与魄力,将科创触角延伸至首都核心区,为中小城市破解人才智力瓶颈提供鄂州样板


中心将构建研发在京、转化在鄂的协同创新与转化模式,架起一座京鄂两地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空中走廊鄂州市科技局局长杨伟志表示,此举有望将首都的智力、技术、资本优势与鄂州的产业需求深度链接。



鄂州(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入驻企业产品展示


启动仪式当天,3家北京企业入驻签约,8家鄂州企业云上入驻3个校地校企合作项目、8个京津冀招商项目同步落地,签约总额达92.5亿元,涉及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信息服务等多个前沿领域,拉开京鄂两地协同发展的序幕。


对于鄂州而言,这种打造科创飞地的尝试并非首次。20236月,鄂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揭牌,成为鄂州在外设立的首个科创飞地


自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搭建天网+地网服务体系,线上建设鄂州科创供应链平台,集成需求、整合资源,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鄂州市昌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金先波介绍,根据鄂州《关于支持科技创新供应链建设的若干措施》,昌达集团设立了规模达2亿元的鄂州市凤栖天使基金,构建基金+政策+服务三位一体支持体系,联合国资产业基金构建产业投资基金运行矩阵,以金融制度创新助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鄂州(北京)离岸科创中心入驻企业产品展示


有了金融的源头活水,鄂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开始在各大科创板块施展拳脚。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依托中心组织项目对接10余次,签订孵化协议5家,新增申请知识产权47件;入驻企业精微视达共聚焦可视化活检手术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成功举办全国性技术展示活动。鄂州市科技局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科科长邓宇浩说,鄂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运营一年多以来,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先后组织武汉107名科技人员为鄂州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全面承接武汉科教、人才、产业等资源外溢,加快打通转化-孵化-产业化循环链条,助力光谷科创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设。


鄂州正以开放姿态吸引外部资源,将他山之石转化为自身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耦合。展望未来,杨伟志表示,科创飞地将加速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进一步完善鄂州产业链生态体系,提升鄂州的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为鄂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效赋能。


硬核人才+一流生态


鄂州正汇聚创新澎湃动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动能,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鄂州聚焦建设两区一枢纽,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持续创新人才引育机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2023722日,首届“7·22鄂州人才周拉开序幕,鄂州以城市之名重视人才、礼敬人才,吸引鄂州籍在外优秀人才回乡发展;2024722日,湖北人才周“7·22鄂州人才周联袂呈现,奋力打造新时代人工智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让人才成长与高质量发展携手并进、双向奔赴。


每年如期而至的人才周活动,是鄂州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的重要抓手,旨在广发英雄贴,吹响集结号。而唯有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才能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



首届“7·22鄂州人才周


2023年起,鄂州上线鄂州人才码微信小程序,聚焦住房保障、就业补贴、子女入学、创业支持等方面,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平台功能,推动人才服务智慧化、便捷化。


20245月,鄂州面向全球发布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政策,开展包括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政策进企业、湖北人工智能学院赋能发展、人才专项金融服务、人才安居保障服务、人才生活提质服务等六大行动,鼓励高层次人才、研发中心来鄂州,努力打造科创人才集聚新高地。


随着系列人才政策的深入实施,鄂州先后引进、培育梧桐项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0个,产业领军人才30名,人才强企项目人才4399名,人才池项目人才586名,省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21名。


此外,鄂州探索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引才模式,推行科研项目赛马选人引进高端创新人才。2024年,鄂州拿出250万元支持5揭榜制”“赛马制项目,科技人才承担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项目140个,8个项目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同年,鄂州重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为122024年度梧桐项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发放750万元奖励,其中3名人才获颁2024年度梧桐项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Ⅱ类奖,每位获得奖励100万元。


截至目前,鄂州市共吸引人才总量达22.9万,这意味着在鄂州每5人中即有1名科技工作者。建成国家级、省市级科创平台164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7件,位居全省第三位。在科技人才的集聚效应下,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5.6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位居全省第二位。


科技副总离岸飞地,从揭榜挂帅人才服务,鄂州正以制度创新打通科技人才价值实现的最后一公里,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


出品 |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鄂州融媒全媒体记者蒋康康


图片 | 蒋康康 黄政


编辑 | 王凤玲


主编 | 盛春花


值班编委肖国艳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