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精准“牵线”供需!普陀培育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科创与产业协同“红娘”

新资讯 2025-5-18 16:50 新民晚报 1 0

沪宁沿线是长三角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已连续三年将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纳入其中,作为始发站,普陀区当前正在携手沿线城市梳理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合作清单,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的跨区域协同,共同出台配套服务、打造合作生态。


如何更好实现供需对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515日,沿沪宁产业创新与技术转移首期初、中级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在普陀开班,旨在组建一批懂技术、通市场、善转化的科技红娘,更好推动科技成果通过牵线搭桥转化落地。


政府搭台,精准牵线


技术经理人,一般是指在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等从事技术转移的专业人士,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聚焦这一点,区科委依托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泰州、上海普陀七市一区,招募50余名一线从业者,参与首批培训。通过技术经理人的队伍建设,希望能进一步挖掘沿线的资源、需求、合作可能,围绕这三张清单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产学研合作路径。区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来自南京的学员代表,中鑫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绍文已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十余年,在他看来,此次的培训为许多像他一样的技术人经理人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普陀目前在科技服务、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颇具特色,也与南京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郝绍文指出,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技术评估、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能力,精准对接供需,重点打造普陀-南京技术转移快速通道,推动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为破解区域创新信息壁垒,避免重复投入的内耗,在组建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基础之上,区科委当前还在牵头打造沿沪宁协同创新集市小程序,计划整合沿沪宁相关城市的科创政策、载体空间、技术需求、产业优势、人才服务等核心要素,构建一图览全域的资源和服务对接体系,让各类创新主体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供需匹配。


多元协同,深化合作


沿沪宁七市一区的发展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城市间的资源互补性、产业互补性为各类创新要素主体的沟通对接带来了新机遇。多元背景的技术经理人们依托培训班直接交流对接,未来的合作清单正在这里萌发。


作为市场需求的直接感知者,产学研协同创新离不开科技企业等深度参与。不少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发挥需求牵引作用,依托技术经纪人网络,精准对接沿线创新资源。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我们想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沿线高校院所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普陀区企业学员代表、中国建材工程科技信息部部长于涛表示。


高校端代表、来自常州江苏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金璐怡同样对此次培训充满期待,本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实用,对提升我作为技术经理人的知识体系与实操能力很有帮助。后续可以依托这一平台,定期梳理院内成果,定期向沿沪宁企业精准推送。


据了解,此次培训将通过两天线下集中授课和线上课程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下课程中,邀请了来自上海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专家学者们分别围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机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技术转移案例分析等前沿议题为学员们作了讲解。后续课程还将涵盖技术市场运作、技术经理人实务、科技成果转化谈判等专业内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钱佳莹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