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州市越秀区与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结对以来,两地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东西部协作工作,以“抓两头、带中间、促增收”为总抓手,聚焦品牌建设,通过落实科技赋能、示范带动、渠道深耕、主体筑基等“四项举措”,力争在全国蜂糖李产业中做大“生态圈”、引领“朋友圈”、坐稳“大咖位”。 近年来,镇宁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和广州市的相关科技资源,以科技赋能,激活产业升级“强引擎”,为镇宁“甜蜜产业”注入了澎湃动能。 科创立“柱”,架起蜂糖李产业“云梯” 2022年,广州市科技局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00万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和安顺农科院等科研力量,开展蜂糖李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同时,制定了《镇宁蜂糖李种植月历》,为农户标准化种植提供科学指南,在产区设立种植技术服务窗口,累计服务指导种植户2.8万余人次。2024年,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250万元支持,全面启动镇宁蜂糖李科技研发项目,搭建以中国农大领衔的省市县技术服务团队及科技研发实验室、实践生产创新基地等产学研配套体系。初步完成品种溯源、风土特征解析及10个李类种质资源(含4个濒危品种)保护。2025年,通过东西协作资金支持谋划实施无人机采购和飞手培训项目,完成低空经济场景应用蜂糖李无人机植保、低空运输作业4.2亩示范推广,举办2期现场观摩会让果农直观体验科技赋能产业质效提升。 镇宁蜂糖李无人机使用场景 芯片育苗,构筑黔果品种“护城河” 2024年以来依托中国农大,初步选育出早熟、稳产、抗逆性强的优系潜在品种2个,并开展了性状测试,为申报新品种权作好准备;初步搭建了纯无性繁殖体系基础,首批完成1200瓶6000株蜂糖李组培苗外植体实验室接种,2025年启动试点种植实验,为实现提升品质、抗病性、适应性和育苗标准化打下基础,有序推进和保障品种迭代升级,激活品种“芯片”驱动品质提升动能,通过建立自有品种知识产权,进一步强化品种核心竞争力。 地力培育,激活土壤改良“新算法” 镇宁蜂糖李多功能专用有机生物菌肥研发完成9000株可培育微生物筛选及菌种保存,年内计划完成高效菌株筛选和配方研发并开展效果验证、专利申请,更好培肥地力、改善种植土壤环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梁圣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
近年来,韶关高新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总牵引,锚定国家老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正式印发《初创期科技创新型企业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