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奋进引领区 勇担新使命|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科创高地

新资讯 2025-11-8 20:01 浦东发布 1 0

积极服务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复旦大学主动调整张江校区功能布局,把大学校区变为科技创新园区,提出在张江科学城建设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深度融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重点领域,历经8年已经初步建成。今年5月,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启新,开启校地合作共建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新征程。


聚焦三大先导产业打造国家级科创高地

21世纪初,复旦大学响应上海市号召,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以研究和应用为主,面向产业,相对集中,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大学校区。复旦大学张江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02亩,先后入驻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药学院、计算机学院等院系,布局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于2017年正式启动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量约32万平方米,包括脑影像中心、3栋科研楼、供电配套(110KV变电站)、生活组团(学生宿舍)等用房。



脑影像中心项目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3栋科研楼已经于2024年陆续竣工,20255月正式启用,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和战略领域,支撑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和重大创新任务实施,融入国家实验室建设。



创新中心凝聚一批高水平项目与团队,形成核心研究领域基础;聚集全球高水平力量,构建核心研究领域高地;营造交叉融合研究氛围,打造全球顶尖科创中心。目前,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生活组团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预计20269月具备入住条件。


校地合作将围绕三大方向发力

浦东带来了很多学界与产业界对话的机会。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陶韡烁说,在创新中心周边汇聚了大量活跃于产业一线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企业,产业前沿需求能够零距离直达实验室,为实验室和前沿公司的互动提供了优越的地域条件。此外,浦东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等创新举措,也有效叠加到高校,为提升科研能力、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陶韡烁补充道,许多学生从学校实验室直接进入产业实验室,其创新思维在校期间完成01”的迸发与凝聚,进入企业后走上110”乃至“10100”的高速公路,极大加速了创新成果的奔涌与转化。


从张江校区到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的调整不是简单地为了实现聚集,空间上、功能上都要重新设计,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将深度提升科研原创能力,聚焦重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01”的突破。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进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要求,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先期启动布局一计划两中心,即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



一计划两中心相互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瞄准国际前沿,协同孕育重大原始突破。一计划两中心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内涵形成紧密对接,近年来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基于AI4SAI for Science)理念,复旦大学今年以来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度融合,重磅成果频出。


接下来,校地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共同发力:围绕协同创新,以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为依托,整合区域内创新企业以及各类创新要素,一体推进大科学设施共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卓越育人,推动复旦生物技术学院与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深度对接,探索双导师、订单式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全球合作,充分发挥浦东高水平开放的区位优势,联合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构建新型全球创新伙伴关系。


文字:张诗欢


摄影:郑峰


编辑:朱胜霞


来源:浦东发布官方微信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