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由京东和天津大学联合攻关的“商品智能匹配关键技术及在营销中的应用”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十一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现场) 早在2019年,科技部公布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宣布由京东牵头承担打造“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任务。从2020年7月开始建设至今,该平台聚焦C2M反向定制、智能质检、食品安全供应链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落地,多个开源项目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开源创新榜,为加快我国智能供应链战略落地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截至2021年底在基础科学和技术研发上已累计投入近800亿元,技术成果已遍布智能零售、智能供应链、物流仓储、智能城市、产业互联网等诸多应用场景,以及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在不断夯实自身发展效能的同时,以京东云为核心技术与服务品牌,为相关行业的降本增效、合作伙伴的转型升级等拓展空间,助力“千行百业”数实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京东零售:以技术精准匹配个性化需求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包勇军介绍,针对电商领域“人货匹配难”这一业界难点,京东持续多年深耕,重点攻克商品智能匹配关键技术,实现用户洞察透、商品理解好、人货匹配准的目标,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这次获奖的“商品智能匹配关键技术及在营销中的应用”为例,该项目围绕用户属性、商品属性和匹配推荐三个维度,创新性地提出用户多层次画像建模、商品跨模态交叉建模、人货精准匹配三项关键技术。项目攻关期间,技术团队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4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Google Scholar引用超4000次,并荣获了包括ADMEN国际实战金奖在内的40余项大奖。 该项目技术在京东复杂的零售场景中经过了大规模的整合应用实战考验,让用户更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商品,此外,基于项目技术成果搭建的“京准通”、“京东数坊”等营销工具,累计为包括诸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超十万国内外商家提供智能营销服务,极大地帮助企业精细化营销管理、节省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京东零售开发的“智能语义分析和观点识别技术”,通过整合京东商城的用户反馈内容文本进行智能化识别,据此搭建的北极星商业操作系统(JNOS)、“京东启明星”体验洞察平台,处理文本语义平均准确率高达92%,极大提升了客户体验管理。 “智能供应链库存优化技术”,具有仓网优化、可解释预测、端到端自动补货、自动化参数推荐以及智能诊断等能力,据此搭建的智能供应链系统使采购自动化率高达 85%,助力京东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0.2天,运营效率全球领先。 京东云:以数智供应链成就更懂产业的云 在7月13日举行的京东云峰会上,定位于“最懂产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京东言犀2.0全新升级发布。该平台在京东内外部产业实践中衍生了众多技术成果,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交互技术领域,先后斩获了WikiHop(2019)、HotpotQA(2021)、QuAC(2020,2021)、DocRED (2021)、DROP(2022)6项国际AI竞赛冠军。其中在WikiHop数据集上,以74.3%的准确率首次超越该数据集官方发布的人类表现水平74.1%的准确率。随着元宇宙发展,言犀加强了在数字人领域的技术突破,并一举获得ACM Multimedia 2021大会最佳演示奖,还通过了信通院首批数字人系统基础能力评测,这些从实践中诞生的技术产生了数百亿经济价值。目前,言犀面向政务、金融、元宇宙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其中应用于北京通州、广东东莞等地防疫排查,1小时外呼量相当于1万个社区工作人员的排查工作。 |
4月7日,京东3C数码“益企焕新季”正式开启。活动期间,京
4月1日,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截至3月30日,四川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