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罗平县罗雄街道红星社区的“后街”,一幅幅极具罗平本土历史文化特色的画面映入眼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驻足观之犹如走进了罗平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让人受益匪浅。 将历史绘到墙上。 近日,罗平县文联美术家协会组织14名本土画家,奋战7天4夜,将罗平历史连环画《画说罗平之从罗雄到罗平》其中的32幅作品绘制到了罗平“后街”这面长48.6米的墙面上,完整清晰地把罗平如何从一片汪洋大海变成“罗雄”以及罗雄改名罗平的这段历史进行简要绘制,精美的墙画娓娓叙述着罗平的前世今生。 “我们身后的这面墙是明朝时候保留下的,在过去,这里非常热闹,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里也就褪去了往日的繁华,逐渐成了一条被人遗忘的巷子。”该县罗雄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非林说,这次我们结合创文工作,邀请了县文联美术家协会的老师,通过连环画的方式把罗平的历史画到了墙上,让这条巷子焕发新的生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绘画的方式,把其他的街道巷子美化起来,让广大群众确确实实享受到创文的成果。 欣赏墙面作品。 “这段时间我们克服不良天气的影响,把罗平历史文化从书本上搬到了‘后街’的这面墙上,不仅扮靓了‘后街’这条巷子,还增添了‘后街’的文化气息。”罗平县文联美术协会主席李卫国说,作为罗平本地人,他很荣幸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绘画的方式把罗平的历史文化反映出来,为全县创文工作添砖加瓦。 据李卫国介绍,连环画《画说罗平》分《从罗雄到罗平》《神秘的漏卧古国》上下两册,是罗平县旅游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历时五年,几易其稿,2018年出版发行。其中,《画说罗平之从罗雄到罗平》获2018年曲靖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艺术类三等奖,《画说罗平之神秘的漏卧古国》获2022年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本次绘制的是连环画《画说罗平之从罗雄到罗平》的部分作品。 家住“后街”的老住户刘大益欣喜地说:“现在出门就能欣赏到精美的连环画,更重要的是,还能学习罗平的历史文化知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确实为我们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希望大家共同爱护,不在上面乱涂乱画。” 眼下重新焕发生机的“老街”,已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每天都有路过的群众和学生驻足欣赏,拍照留念,甚至有慕名而来打卡的市民。 看着眼前这些主题鲜明、颜色亮丽的墙画,它不仅改善了周围原本单调的环境,还让这条老街巷焕发出新的活力,也给广大群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为罗平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色彩和文化气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 刘景威 李瑞 文/图 |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刘珊)为进一步丰富视力残疾人的
泉州晚报社·泉州通客户端4月27日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