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1690年3月18日出生于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他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原学法学,由于在欧洲各国访问期间结识了数理家族——伯努利家族,所以对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 哥德巴赫 1742年,哥德巴赫给数学家欧拉发出一封信,信中提到的一个数学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因为哥德巴赫自己无法证明它,于是就写信请欧拉帮忙证明,但是一直到死,欧拉也无法证明。 如今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在信中回复的等价版本,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亦称为“强哥德巴赫猜想”或“关于偶数的哥德巴赫猜想”。把命题"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为一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a的个数与另一个素因子不超过b的个数之和"记作"a+b"。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至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1966年,华罗庚的学生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这被学界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来源:正观新闻 |
中国日报4月28日电(记者 程思)4月27日,"永远跟党走 奋
核心提示 关于福建连家船民,新近出版的两本书《上岸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