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瀑溶洞、峡谷湖泊,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造就了一幅幅壮美的喀斯特画卷; 民族多姿、人文繁盛,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在黔中大地肆意流淌。 作为贵州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近年来,安顺依托生态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紧紧围绕建成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目标愿景,以高质量发展总览全局,紧扣“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全面贯彻实施“1558”发展战略,孕育了精品民宿、灯光夜游、休闲露营、森林康养等旅游新业态,实现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旅游产品、经济优势,形成处处皆景、处处景不同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格局,打造了一座21℃的城市,跑出了旅游发展新速度。 高水平谋划 决胜千里 瀑布之乡安顺,不仅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还是中国西南黄金避暑带上的核心城市。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8.4%以上,夏季平均气温21℃,被誉为“天然大空调”“绿色大氧吧”。其中,风景区面积占辖区面积12%以上,拥有黄果树大瀑布、龙宫两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富集。 走进安顺,“中华第一瀑”黄果树大瀑布、“中国最美水溶洞”龙宫、“地球裂缝”花江大峡谷、神奇的格凸河……秀丽的自然风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黔中大地上。 红色文化、屯堡文化、三线文化、亚鲁王文化、布依文化、古生物地质文化等传统文化璀璨夺目,成为串起珍珠的条条丝线。 一项项“硬核”旅游资源,让安顺立于全省旅游发展的龙头地位。尽管坐拥优质而富集的旅游资源,但互动性弱和低消费化等成为制约和限制安顺发展的关键问题。 如何破题,让游客能够坐下来、静下来、住下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 近日,安顺市委书记杨昌鹏在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旅游区等地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世界级资源、对标世界级标准,发展高品质旅游业态,营造高质量旅游环境,奋力将安顺打造成一流旅游城市。 安顺市委副书记、市长尹恒斌在安顺市推进“特意性”旅游目的地建设专题座谈会上表示,围绕丰富拓展旅游业态,要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围绕“特意性”旅游功能开发,进一步挖掘盘活周边旅游资源,带动全市乃至全省旅游业加快发展;围绕拓展优势、提升品质,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舞好黄果树景区这一全省旅游龙头,做好引领示范。 现今,依托顶层的重视、科学的谋划,安顺正以打造一流旅游城市为前进方向,以创新创意为驱动,以建设黄果树世界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加快推进黄果树、龙宫、屯堡、格凸河一体化发展,持续丰富“21℃的城市”等品牌内涵,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精准谋划推出一批精品线路,推动旅游业集群化发展,让更多游客领略安顺多彩风光。 高品质打造 21℃城市 “我们真诚地邀请四海宾朋,走进21℃的城市,享受360°的人生。”在安顺市第九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尹恒斌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盛情邀请。 作为夏季平均气温21℃、国内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安顺正日益成为康旅养生、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地。 走进西秀区旧州镇浪塘村,石墙灰瓦的传统建筑、延伸至稻田中的木步道、绕村而过的邢江河、舒适怡人的凉爽气候,让浪塘每年夏季都能吸引全国各地“火炉”城市的“候鸟”纷至沓来,带热了安顺的“避暑经济”。 浪塘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与民俗文化,大力发展集观光、游览、品尝、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业态,打造特色避暑旅游产品。“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还有田园风光,很适合避暑度假。”广州游客雷鑫说。 “每年6月初到8月底,订单很多,客房基本都被预订满了。”诸沃之野负责人何唯满面笑意地说。 而这,只是安顺打造21℃城市的一个缩影。 适宜的纬度、温度、海拔高度、负氧离子浓度、紫外线辐射度,使安顺依托“天然大空调”和“绿色大氧吧”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度假休闲、游憩观光、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多种不同功能的避暑度假旅游产品和服务,使全市“凉经济”变成了“热产业”。 良好的优势也需绿水青山为底。近年来,安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厚植生态屏障,发展生态旅游,挖掘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为旅游发展提供了更多可拓展空间。 在西秀区甘堡林场九龙山森林公园,树木郁郁葱葱,空气新鲜,让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女士不停赞叹。“这里空气新鲜又凉爽,山中还有一个水库,真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目前,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1%。 依托丰富的山地资源,户外攀岩、徒步、登山等体旅融合业态也正在安顺崛起。 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景区内,来自浙江杭州的攀岩爱好者杨文捷正迫不及待地开始享受山地攀岩带来的刺激与舒爽。 “格凸河景区不仅风光优美,更是攀岩胜地,让人能在山水中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杨文捷说,作为运动发烧友,贵州是他每年都会前来的目的地。 突出特色、厚植生态,现今的安顺在青山绿水的衬托下,愈发凸显21℃城市的独特魅力。 高质量凸显 丰富业态 在黄果树石头寨普叉村,这个曾经因村民外迁而逐渐没落的布依族村庄正在借助“匠庐·村晓”民宿的开发而重焕生机与活力。 “我们尽可能保留布依村寨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使其既有文化气息又兼现代之感。”“匠庐·村晓”店长翟云洪说。游走在村寨中,石路、石墙、石屋顶与茶室、蜡染体验馆、乡村咖啡酒吧等和谐相融,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随着“微旅游”“微度假”成为旅游新模式,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住宿休息这一基本需求,而是更加注重住宿所附加的特色体验。 为此,安顺坚持谋划先行,编制《安顺市民宿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和《安顺市民宿产业示范区创建三年行动方案》,为安顺民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以打造全省民宿产业示范区为抓手,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多彩的人文景观、丰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民族风情打造了匠庐·阅山、匠庐·村晓、尧珈·望瀑等一批“网红”民宿品牌,有力推动全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宿833家,其中,黄果树柏联温泉酒店,黄果树卧龙山隐·独栋花园民宿、黄果树匠庐·阅山、尧珈·望瀑悬崖民宿在第七届黑松露奖评选中分获“年度度假酒店榜”奖项和“年度精品民宿榜TOP100”奖项。 夜经济也正日益成为安顺的另一张靓丽名片。 夜晚,走进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一场山水之间的大型灯光秀让广州游客陈洁赞叹不已:“和以往的传统观赏瀑布相比,身临其境感受一场大瀑布和灯光秀的有机结合,让我感觉很震撼、有趣。” 2021年6月以来,全新升级的夜游项目点亮了黄果树夜空,累计吸引近千万人次走进黄果树、夜游黄果树,夜晚也成了黄果树另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 同样,研学游也是安顺重点打造的新兴业态之一。 3月23日,安顺市第五小学300多名学生走进坝陵河贵州桥梁科技馆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了贵州桥梁发展历史与成就,感受属于贵州人自己的超级工程。 “通过此次研学,我了解了贵州桥梁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与发展。今后,我也要像桥梁工程师一样,用自己的努力给大家带来幸福。”安顺市第五小学学生杨梓萱说。 当前,安顺聚焦黄果树、龙宫等世界级“特意性”资源优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补足潮流新业态和夜间新形态,使传统旅游观光向深度游、体验游转变,持续打造了如夜游、民宿、研学、温泉、康养等特色产业集群,不断丰富了全市旅游产品供给,延长了消费时长,提升了体验品质。 高效率引资 提质增效 3月27日,在位于黄果树旅游区票务中心停车场,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忙着开展焊接、内部装修等工作。 作为安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飞越黄果树·360极限飞球球幕影院项目预计今年4月15日试营业。“作为一种旅游新奇项目,球幕影院在全国的很多景区运营都非常成功,能有力增加夜间游玩元素,延长旅客停留时间。”项目投资方贵州黄果树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伦说。 近年来,安顺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旅资源盘活,促进全市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 围绕健全机制,制定《2022年安顺市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成立推进三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签约率、开工率、竣工率”三项关键指标,加大督查调度力度,推动文旅产业大招商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围绕项目建设,立足大黄果树旅游圈、大屯堡文化旅游区等可合作开发的优质旅游资源,编制一批前景好、带动性好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库。 围绕引资推介,大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华谊启明东方暖城市文化产业集群、四川蓝海文旅集团、浙江时华文旅集团等10余家企业到安顺实地考察,赴南京金陵饭店集团、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南京万德集团、同程集团、途牛科技等10余家企业开展座谈交流、洽谈合作。 据统计,2022年安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75.02亿元,占招商任务的115.42%,同比增长29.35%。2023年文旅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285.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5.76亿元。安顺市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谋划项目88个,项目总投资227.68亿元。 引进活水,也需苦练内功。围绕突出抓好旅游服务,增加值、游客人均花费“两大提升”,安顺市在市场主体培育、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上持续发力。 围绕主体培育,加大规上旅行社、规上文化体育娱乐企业培育力度,全市涉旅市场主体新增2588家,总量达16584家。 围绕盘活闲置低效,推进全市21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建设,匠庐·翠山等4个项目已盘活销号。 回望来时路,安顺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聚焦推进旅游产业化,取得了打造精品、补齐短板、优化环境、叫响品牌等众多成就,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实现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大提升。 下一步,安顺将抓好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以文旅融合为根本,强化优化行业布局、创新多元业态、培育特色品牌、加强融合发展等措施,以开拓客源市场、深挖旅游潜力六要素等为抓手,以黄果树瀑布为率先示范,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让安顺成为天下游客向往的地方。(作者:何瀚章;编辑:宋雨秋) |
左侧白色拱门以流线型钢构演绎海浪韵律,六根镂空钢管恰似
红网时刻新闻4月23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罗接生)在张家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