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高路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继哈尔滨之后,东北又一城火了,今年一月份沈阳旅游订单量暴增!沈阳主打的是一个“听劝”。近日,有网友发视频说,去地铁“沈阳站站”打卡,却发现站牌已悄悄改名为“沈阳站”。于是网友喊话:沈阳站站很可爱,呼吁把沈阳站站改回来。于是就有了几个小时后,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听劝”并发布“改名”的消息。 其实这只是个美好的误会,沈阳站站只是地铁到了火车沈阳站取的站名,沈阳类似的站名还有沈阳南站站。可是,一字之差带来的观感却完全不同,一个平淡无奇、一个俏皮可爱,东北人的豪放性格和沈阳“站站”叠字的可爱之间形成了天然的“反差萌”,让一众网友直呼“上头”,引发无数网友拍照留念。虽然这只是误会,但并不妨碍网友打卡的热情。在短视频网站和朋友圈,魔性的“沈阳站站”一度刷屏。 如今,“沈阳站站”的回归,是当地正视社会关切,与网友心声取得了共鸣。 “听劝”本身就是一个听取意见的过程。发展旅游业需要集思广议,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智慧在民间,眼球在民间,流量也在民间,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这个时候需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来一场头脑风暴。 “听劝”也是了解现在年轻人想法的契机,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关切,这样才能走进年轻人的内心。就拿“沈阳站站”说吧,如果不是因为网友的呼吁,城市管理者可能想破脑袋也猜不透沈阳站站和沈阳站竟能有这么大的区别。这就是差异,年龄、阅历、环境的不同让城市决策者很难真正走进年轻人的内心,那么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倾听他们的声音,满足年轻人的诉求。 “听劝”的背后更是姿态的变化,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只有平易近人的对话,说实话办实事。文旅局长被视为“最卷”的官员,他们唱歌跳舞骑马跳伞,个个身手不凡,绞尽脑汁想博取网友好感,一改传统官员的刻板印象,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民生福祉的迫切和真诚。这样的文旅局长很可爱,这样的城市自然能博取眼球和好感。 之前,沈阳市文旅局局长在线截和“小砂糖橘”的话题一度登上热门话题。他喊话广西小游客,回家时路过沈阳站一站、看一看。从“在线听劝”到“在线截和”,说到底,背后就是发展旅游业思路的变化。 如今,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景点不能说没有,但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有什么样的旅游资源基本已经基本透明了。大江南北,旅游市场的格局已经基本固定,一个城市在旅游市场上的地位也已经基本固定,除非出现能够改变格局的大型旅游项目。可以说,后来者想凭借硬件设施上的进步,挖掘现有旅游资源出圈的可能性越来越低,需要改变赛道,从传统的硬件比拼转变到软实力的比拼上,而与年轻人的沟通交流共情能力无疑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这一点在沈阳身上体现出来了,同样在哈尔滨身上有明显的体现,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城市看到。 |
当前,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近年来,注重“慢旅行”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