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2024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跨境旅游收支规模较快增长。目前,全球旅游市场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常态水平。我国跨境旅游与全球趋势基本一致,出入境人数和旅行收支规模持续增长。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快速迭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跨境旅游呈现线上化、平台化和个性化新特点,个人境外旅行更注重体验式消费。我国跨境旅游有望保持稳定发展趋势。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旅游业双向开放,为跨境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跨境人员流动情况来看,2024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6.1亿人次,较2023年增长44%;内地居民出境约1.5亿人次,增长约40%,我国保持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地位;外国人入境约3000万人次,增长约80%。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旅行收支规模为2904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2%,与2019年基本持平(2905亿美元)。其中,旅行收入397亿美元,增长59%,我国过境免签政策及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政策等成效明显;旅行支出2506亿美元,增长29%,居民跨境旅游意愿稳步提升。 报告还显示,跨境旅游呈现平台化、线上化趋势,个人更偏好体验式旅游。随着消费理念更新、消费能力升级以及旅游市场信息差减小,出境游更倾向于自由行、餐饮娱乐等体验式消费。2024年境内银行卡境外消费中吃住行合计占比约为22%,较2018年提升8个百分点。 报告预测,全球旅游复苏及多重政策利好支撑我国跨境旅游较快增长。随着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以及促进入境游等各项政策和措施不断推出,未来我国旅游服务进出口将更加活跃,旅游项下收支将呈现双向发展态势,有助于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杨丽敏;编辑:宋雨秋) |
央视网消息:2024年12月17日,我国对54国人员实施240小时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