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716 “如果我们都可以从黑暗中走出来,那么你也可以!” 01 肿瘤和自闭症,谁更可怕 康康母子经历过一段煎熬的时间:
深圳的小欧妈妈也回忆了女儿确诊的那一天。
放风筝的小欧 图源|小欧妈妈 02 治愈自己,才能帮到孩子 我们采访了不少家长后发现,孩子确诊后的崩溃期,一般会在三个月到半年,最长的会持续一年甚至以上。 在此期间,家长的情绪会逐步平复,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接受康复干预后,情况也会好转,自闭症成为家庭的常态。 皮皮爸也曾经历过至暗时刻,他认为家长不能沉溺于负面情绪,这只会加重而不是改善问题,最终会陷入死循环。 “一是生活在继续,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二来,家长如果躺平,生活工作以及家庭关系再一崩塌,想翻身就太难了;三,只要尊重科学,尽早干预,孩子的状况多少都会好转。” 在整个过程中,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扶持至关重要。遗憾的是,不少夫妻都在这个时期离异。“这也不奇怪,亲密关系面对不同的压力,会呈现不同的反应。” 皮皮爸说,“要是过不下去,该离就尽快离,紧张焦躁的家庭关系,对自闭症孩子雪上加霜。” 康康一家就非常幸运。康康的恶性肿瘤现已痊愈。康康干预了九个多月后的进步也很大,不仅能安坐,还正常上了幼儿园。老师也很好,就像影子老师一样,辅助他各种活动。康康妈将这些归功于家人的鼓励和安慰。 "我丈夫跟我讲他小时候养了两只小鸭子,虽然小鸭子病死了,但这两只小鸭子带给他的快乐到现在依旧记得。 这让我转变想法,我开始设想即使孩子真的因为肿瘤离开我,我应该怎么办?然后我告诉自己:你都能接受他离开这个世界,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他的自闭症? 我将自己和生活看得越发渺小,连带着困难也一起变得渺小了。史书上,那么多战争和饥荒,我们家小孩生病跟这些比起来,算得了什么? 我做好该做的事,才是眼下最需要的。" 小欧妈也是靠夫妻间的有效协作,才支撑了过去: “从确诊后,孩子爸一直全力支持我,他对孩子也一直很有信心。孩子确诊的第二个月,我就辞职回家专门带孩子,又把她送到大米和小米的线下机构。 机构干预之后,孩子慢慢地出了语言,随后进步就越来越快……”
两年多之后,小欧已经在幼儿园上中班,会和妈妈吵架、还会撒娇、看大人脸色。 电影截图 图源|网络 03 抱团取暖,可能会更好一点 河南尤其郑州的自闭症家庭,都比较熟悉陈俊杰。他是资深媒体人,河南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也是一位17岁自闭症孩子的父亲。 陈俊杰老师接触过的自闭症家庭有数百个,在他看来,要想尽快度过“崩溃期”,建议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濒临崩溃的时候,允许自己逃避几天。 “你可以暂时不接受,可以去默默地承受这个痛苦,或者是去逃避几天,甚至主动地逃避。这个逃避不是贬义词,是个中性词,就是当你压力太大的时候,需要逃避的,否则你会崩溃。逃避几天,或者跟配偶轮流逃避几天,用自己喜欢的减压方式,向信任的人倾诉,只要能让你放松的,都可以。” 二是结果导向,用最好的结果来倒推。 “要理智的看待,从最好的结果来倒推。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越早走出来越早放下,对孩子越好。而我们肯定想对孩子好、对自己好,那么我们就越早走出来,就这么简单。 而且我们都知道黄金干预期,孩子六岁以前可塑性强,我们越早对他提供高质量的支持,他的预后和未来的发展会越好。 小孩子比我们大人敏感很多,他很明白你对他是接纳,还是排斥,还是你甚至也歧视他,以他为耻,我觉得孩子是敏感的,他绝对能感觉得到。” 三是尽快找到家长组织或相关的集体组织。 “我觉得尽快找到家长组织,对孩子对家长的成长非常重要。我说一个底线思维,一个新家长找到一个家长组织,哪怕这个家长组织什么都不干,只把家长聚在一起,只搭建一个平台就非常有帮助。当然家长组织肯定干很多事,比如亲子活动、家长赋能、专业知识培训等等很多,但把这些都抛开,我们只是组织见面会,只是组织一个群,都非常重要。 当孩子被诊断之后,一个家庭感受到的是孤立无援或羞于见人。这种压力太大了,他或许可以一个人扛下所有压力,但当他看到有很多同路人后,他就会觉得没那么孤单了。 他会发现他的痛苦很多人都经历过,也能被理解,同时在交流中,他会发现实际上还有很多出路和方法,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还能少踩坑、少走弯路,这个太重要了。——现在网络上那么多骗子,那么多套路,真是防不胜防。” 电影截图 图源|网络 |
为深入践行“共铸诚信提振消费”的“315”核心要求,2025
近年来,母婴行业市场蓬勃发展,但也暴露出诸多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