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重庆瞭望|女性回归职场,不能止于“妈妈岗”

新资讯 2024-12-31 16:15 重庆日报 4 0

家有小宝,工作难找。这是不少宝妈在职场上遭遇的困境。


难题如何破解?前不久,山东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妈妈岗用人目录,其直接对口7个工作单位,发布了190个岗位需求,引发关注。无独有偶,广东、浙江、湖北等多地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此前也曾设置过妈妈岗,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妈妈岗满足了部分女性的期待,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与质疑。事实上,女性回归职场,需要的不止是妈妈岗,还有很多常被忽视的就业权益与保障。



位于九龙坡区民安华福公租房社区的华岩镇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宝妈们正在巧手梦工坊加工空调内机线。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有多少母亲渴望一个岗位?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在2023年进行的一项区域调研显示,高达82.7%的全职妈妈希望重返职场,其中48.3%希望能兼职、灵活就业。


这样的需求构成了设立妈妈岗的现实基础。但问题在于,现有的妈妈岗制度并不完善,这让许多母亲既不敢入局,也不愿待业,陷入进亦忧,退亦忧的两难局面。


可替代性强,忧虑妈妈岗无法带来职业归属感。


很多妈妈重回职场,是为了一份归属感。某招聘平台发布的《全职妈妈再就业现状调研》显示,全职妈妈再就业的原因中,前两位是实现自我价值和不与社会脱节。


然而,许多地方能提供的妈妈岗,要么是工作机械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岗位,要么是销售、客服等方式灵活,但工作时长不稳定的服务业岗位。这些工作大多可替代性强,难以实现自我认同、安放职业理想。


用工形式灵活,害怕劳动保障会缺位。


目前提供妈妈岗的用人单位多为私营企业,提供的岗位有很多属于临时用工。再者,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保政策等,尚没有对妈妈岗做适配性优化,让妈妈们觉得缺乏保障。


为人设岗制度逻辑下,担心岗位供需难以匹配。


妈妈岗的本意是弥补妈妈们求职中的机会成本,但时下的妈妈岗却陷入了一种矛盾:企业给妈妈们提供的岗位,往往不是她们真正需要和想要的,有技能的女性与有需求的企业难以双向奔赴,人力资源未能高效配置。



上班灵活、工作弹性的妈妈岗。张岚 画/华声在线



事实上,将讨论集中于妈妈岗制度之内,并不能解决女性的生育焦虑和职场焦虑。


一个社会现实是,生育事件本身和生育功能所带来的性别刻板印象,都会阻碍女性的职场之路。除了给妈妈们找到岗位外,如何给更大多数的女性创造适合她们的职场,才是问题关键。


就业歧视难于监管,让女性感受不到生育友好


近年来,许多女性在职场中,担心利益受损,不得不隐瞒婚育情况,有的因此陷入劳动仲裁。


这反映出女性权益保障的不足。一方面,一些女性担心在职场遭受不公正待遇,被迫隐瞒婚育状况,如此可能导致后期维权难、维权成本高;另一方面,如果女性如实告知婚育情况,又可能会被用人单位以其他能规避法律风险的理由给筛选”“淘汰掉,从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难度增加。


现存制度或难以落实,或反向干扰女性权益保障。


如今,许多地方明确延长产假。但也有研究发现,过高的保护标准可能陷入空转,甚至产生副作用。


比如,《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指出,如果延长产假带来的成本全部由企业负担,必然导致企业避免招聘和晋升育龄女性。产假过长,女职工过长时间离岗,可能造成工作技能下降,影响返岗后的竞争力。


不少妈妈在职场中陷入过使用权利和维护权益两难的局面:如果休产假,要担心领导同事的非议和工作衔接的难度;而如果不休产假,也要担心孕期工作的投入程度和绩效水平,害怕拖垮身体、得不偿失。


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女性困境只有女性自己埋单。


近年来,诸多女性职场剧爆火,在呈现职场女性追梦旅程的同时,也让一系列事关女性的职场困境跃然纸上。


比如,女性在职场中常常需要改变自己的女性气质,除拒绝婚育外,还要自我加压,积极迎合把女人当男人用的所谓职场规则。不难发现,这些问题,既是许多企业无视女性权益保障,违反道德与法律带来的结果,也是许多地方没有将女性权益保障通盘考量,与企业共担成本和责任而结下的苦果。



重庆万盛经开区针对留守妇女专门开设妈妈岗,既方便她们照顾家庭又促进了就业。曹永龙 摄/视觉重庆



当下,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意愿都在持续上升,职育平衡不应该也不能再成为女性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我们要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和务实行动。


打破有色眼镜,给半边天创造成长空间。


前段时间,全女商业这种商业模式火了,其全女性的经营环境,让很多女性消费者和工作者感到被尊重,可见不少女性对清爽公平的工作环境的青睐。因此,不论是在妈妈岗这类特殊保障制度的落实中,还是在更广义的职场环境打造上,都要不断打破歧视,彰显公正。


可以看到,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明确列举一些就业歧视的情形,进一步维护了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在此之上,企业也不妨主动作为,形成内部监督和制度约束,让女性在企业中安心发展,双方共同成长。


完善支持体系,为女性追逐幸福的脚步减负


具体到妈妈岗上,如何细化制度设计,提升女性获得感,应是下一步思考的重点。


比如,0—3岁孩子的母亲,想保证8小时的标准劳动工时可能很难。不妨从政府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建设普惠性托育服务,也可尝试市场化改革,帮助一些待业母亲进入托育、母婴服务行业,实现带娃与就地就业两不误。


又如,女性生育客观上存在时间成本,会面临劳动技能减退,需要社会支持。今年来,重庆深入开展了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促进女性居家灵活就业,还结合春风行动等就业援助专项行动,开展赋能培训、岗位招聘等帮扶工作,帮助妈妈们更好就业。


为女性的职场困境求解,才能为小家庭和大社会的发展加分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法学院教授李明舜研究认为,如果要求妇女只能相夫教子,那同时也一定会要求男性必须养家糊口,这份对妇女的伤害,最终也会伤害男性和整个社会。


眼下,不乏将妈妈岗改为亲子岗”“育儿岗的呼声,说明人们不仅期待给妈妈们创造岗位,也希望越来越多的职场能对生育更友好。近年来,就有不少允许带娃上班的企业而被称为神仙公司。这唤起了更多企业的主动思考,不仅要在制度上保障育儿假、陪产假、哺乳假等,也在硬件上设置母婴室、热奶器等便利化设施,让更多家庭感受到体贴和温暖。


其实,女性们需要的并不多,她们只是需要职场能容得下一份推己及人的包容、尊重和便利,以及保障自身权利的制度能够管用、好用。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