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主动对标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银川市“三新”产业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全力构建“1535”生态经济体系,产业强市再踏新征程。
近日,记者走进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车间,数百台羊绒纺纱机正在忙碌生产,随处可见工人穿梭的身影,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华:“今年从上半年的形式来看,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2.5个亿,预计今年将达到6到7个亿,比去年增加3倍到4倍。得益于灵武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也给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所以对我们来讲信心倍增。” 我市羊绒产业在遇到发展瓶颈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组,目前产业发展已迎来“开门红”,羊绒产业的“浴火重生”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今年5月,依托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高质量产品,我市引进了宁夏爵派尔羊绒针织有限公司,承接园区500万件羊绒针织衫项目,企业还对生产设备及设计款式进行了全面升级,以弥补产能不足的短板。 宁夏爵派尔羊绒针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徐松:“我们要把这里作为一个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生产产能。这边是羊绒的原产地,我们想依托这里的原料优势,依托以前羊绒产业的人才优势,到这边来办一个厂。” 宁夏新澳羊绒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已吸引5家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园区,上下游企业正逐步恢复生产力,产业链不断延伸。重组后的羊绒产业轻装上阵,持续保持经营向上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市羊绒产业、现代纺织产业终会重获新生、再创佳绩。 此外,我市还在白土岗片区建成占地面积149平方公里的现代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奶牛存栏已超过10.2万头,日产鲜奶1200吨,奶牛投喂、挤奶等已实现高度机械化,全球最大的单体智能化液态奶加工厂落地建设,为我市养殖产业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4.78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开(复)工项目110个,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下半年,我市将继续围绕“三大产业”“五个特色产业板块”,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工业企业更新技术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商贸、旅游、物流等服务业提档升级。 下一步,我市将在农业上提高种养效率;在工业上,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提高新材料、高分子等附加值高的工业水平。同时按照银川市委提出的“三个基本”工作法和“三个一线”的工作机制,加快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排头兵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曹艳玲 本期编辑:李文鹏 责任编辑:韩 月 审核:赵贵江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