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加紧安装调试、物料车辆来回穿梭,工地处处闪烁忙碌的身影……在长春高新瑞宙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铆足干劲加紧施工,该项目总投资23亿元,目前项目基础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主要引进生产上海瑞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生产的20价和23价肺炎疫苗。
“项目工程建设非常顺利,即将具备中试条件,整体工程预计明年竣工。”在长春安沃高新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长春安沃高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剑表示,长春安沃高新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其中项目一期产品主要治疗自身免疫相关疾病。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当前,长春新区拥有各级医药技术研发中心23个,医药企业发展到558家,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企业200余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体系,位列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东北区首位,是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去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60.8亿元,占全市82.4%。 今年上半年,长春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了77.1%,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分包装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4月5日正式投产。今年6月份,长春新冠肺炎疫苗分装生产6634万剂次,实现产值20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量11.5亿元。同时,为进一步缓解新冠疫苗短缺,满足国内外疫苗市场中长期需求,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启动新冠疫苗分包装二期项目,已于6月开工建设。 “在长春新区今年开工项目中,金赛药业国际医药产业园项目、海外医药智能工厂项目、白求恩医药生产基地、百克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圣博玛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项目等一大批与生物医药有关的项目相继破土动工。”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将新增新区医药产业产值500亿元,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竞相迸发,进一步提升了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 “生物医药产业是长春新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到 2025 年,长春新区将实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千亿元。”长春新区发改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长春新区将按照平台思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航母,重点依托长春高新等龙头企业开展资本招商、产业并购、技术并购和投资培育,加速对优质产业资源的整合配置,打造全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产业生态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从“单点引领”向“链式生态”的发展转型,推动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强。 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产业服务更是紧锣密鼓。“十四五”时期,长春新区将提升生物药主航道引领优势,重点夯实高端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的两核优势,布局抗体药物,以长春高新为核心,建设代表国家一流水平的生物制药产业发展高地。布局医疗器械四大领域,依托区域光电信息以及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体外诊断领域、先进诊疗设备领域、康复器械领域等医疗器械领域高端化规模化发展。提升中药发展水平,支持现有龙头企业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打造东北地区现代中药发展最强区。加快发展化学药,加强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药物晶型等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创新药物。发展3C医药服务业,持续丰富医药服务业态,支撑区域医药产业创新、生产、流通效率提升。布局智慧医疗新赛道,把握医疗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生物医药产业的跨界融合。 培育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增添新动能。长春新区将始终坚持项目立区、开放活区、产业兴区、科技强区、服务优区,推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努力走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路,加快实现集约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