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这两大国家级新区以实际行动展现担当作为,唱响“江天一色”品牌,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地,拓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两江新区今年提出的“一稳六新”的安排部署中,推动区域协同新发展是其中之一。将加强与天府新区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点地区战略对接。 更好发挥联动作用 在两大新区第三次联席会议上,双方确立了重点推动汽车、电子、创新、会展、金融、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生物医药等8大产业旗舰联盟建设,助力成渝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除了与天府新区的常态化互动之外,两江新区还分别牵手广安、宜宾等四川兄弟省市,签署有关协议,推动事项化、清单化合作,努力答好区域联动发展这道命题。 “今年我们更好发挥联动作用。”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局长、双城办常务副主任李建彬说。2022年,两江新区将继续携手天府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突出抓好与天府新区开放联动、创新联动、产业联动等“九个联动”和汽车、电子信息等八大产业联盟。 在与四川其他兄弟区县联动中,新区将紧盯与广安市、宜宾市等川渝毗邻地区签署的合作协议,项目化抓好落实。 区域协调发展,两江新区今年还将在更大范围体现作为。 李建彬说,两江新区将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重点地区战略对接,努力促成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协作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贯通融合。 更好发挥引领作用 推动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是瞄准世界级城市群趋势,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安排。两江新区是主城都市区重要增长极,在主城都市区建设中被赋予新定位,即加快打造重庆智慧之城。 《关于推动两江新区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则明确要求两江新区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 在主城都市区建设中,重庆提出突出强核提能级、扩容提品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公共服务“一张表”、城市管理“一平台”,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重大功能设施,促进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服务同标、发展同步。 以此为导向,两江新区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与“三北”联动是着力点之一。 “我们将推动新区与‘三北’行政区一体规划、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进一步解决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扩大经济影响力、区域带动力。”李建彬说。 在深化与“三北”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两江新区今年将努力提升与重庆高新区、经开区、长寿经开区、涪陵综保区基础设施等互联互通水平,更好发挥对“一区”的引领作用。 更好发挥带动作用 2021年,是两江新区万州区对口协同发展的第一年。围绕这些内容,过去一年双方合作紧密。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开园,两江新区先进制造配套产业万州园、万州(两江新区)绿色智造赋能中心、两江新区万州企业研发中心挂牌运营…… 纵观全年,两江新区和万州区坚持帮扶与协同并举、“输血”与“造血”并重,立足万州之需,发挥两江之长,不断深化飞地建园、项目引育、市场互通、科技赋能、物流通道等方面探索,对口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平稳起步,态势喜人,走在全市前列。”李建彬说,“我们今年制定了十项对口协同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 今年两江新区将以产业协同、城乡互动、科技协作、市场互通等为重点,加快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两江新区万州企业研发基地、万州经开区先进制造配套产业园等建设,促进与万州区在资源、市场、人力、资本等多领域实现全方位互惠共赢、联动发展。 除了与万州之外,2021年,两江新区还与涪陵、武隆等区县签署联动发展协议。落实好这些协议内容,也是今年在加强与“两群”区县深度互动中的重要工作。 李建彬表示,两江新区将深化与两群区县深度互动,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等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上游新闻记者 杨野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