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塘栖运河大桥上,京杭大运河的北面是德清雷甸,南面是临平塘栖。产业的共生共荣、交通的无缝衔接,赋予雷甸德清融杭第一站的使命。 作为湖州市老牌工业强镇,今年,雷甸镇迎来发展新局势,该镇依托原有的临杭产业园,与湖州莫干山高新区通航产业园区合并为“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万亩大平台”的雄姿初展。 作为莫干山高新区五大战区之一,整装待发的雷甸镇(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将如何进一步发挥临杭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撬动德清县域经济大发展? 专注实体经济 保持产业发展定力 2022年,雷甸镇财政收入13.24亿元,在湖州市排名前列,德清第一。雷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海荣说,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雷甸几十年来对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经济跑道的专注。 “放眼合并后的新区,既有鼎力机械、天马轴承、南元泵业这样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行业翘楚,也有浙江大学德清涡轮研究院、中航通飞研究院等这样的科研院所蓄力。”雷甸镇党委委员陈永良介绍。 新区成立后,雷甸镇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招才引智专战队,重点招引高端装备、新型材料、泛航天等链主型配套项目,构建专班化全员服务体系,实施全流程一键式代办服务,缩短审批时间,保障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目前在手在谈产业项目11个,人才项目3个。 “在产业招引上构建更开放的格局,努力招引链主型企业,同时在人才引育上营造更加开放的口碑,提升政策兑现效率,探索以技术、人才贡献等参与分配的后续激励机制。”雷甸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沈琛杰说。 开年以来,雷甸的临杭产业园区内一片热力奔腾的景象。“当前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去年得益于当地政府牵线搭桥,4名乌克兰专家来华工作,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科研实力,再加上新建厂房迅速投产、释放产能,我们牢牢抓住了发展机遇,年销售额达5.6亿元,同比2021年翻了几倍。”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宁象踌躇满志,今年销售目标是7亿元。 鼎力机械航拍图 “实体经济是雷甸的优势,也是根脉。”雷甸镇党委书记陈奇说,新区成立后,将继续发挥高空作业机械生产企业“未来工厂”这样的典型示范,持续培育企业发展,有效挖掘潜能,推动平台能级提升,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服务企业、人才 打造开放包容新区气质 在雷甸,有着一个不变的“二八定律”:80%的规上企业是杭资企业,20%的企业员工定居杭州。这种独特的地区发展形态,对新区的交通规划、人才配套、政府服务等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 2021年7月,浙江海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试验基地在通航产业园区正式开建。“厂房刚建设的时候,我们每次进来都要路过一段约3公里长的的泥路,路面颠簸不平。”企业负责人俞莹回忆,“将这一问题反馈给园区管委会后,原本七八个月的道路建设工期,压缩到了3个月完工,等于说专门为我们企业紧急铺好了一条柏油大路。” 海骆航空是浙江省涡轮机械和推进系统研究院落地在德清的一个产学研孵化项目,主要从事高速旋转试验设备研发与高速转子结构完整性试验测试服务。其中,企业研发的立式高速旋转试验器及转子结构完整性测试平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与中航工业、中船重工、中国航发、航天科工和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实现了合作。 “在新区,我们一步步从小微企业走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产值4000万元上升到今年预计的 8000万元,当年企业正在谋划上市。”俞莹说,事实证明,4年前选择德清,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王海荣告诉记者,目前雷甸常住人口约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万多。“因此,我们的政府服务,除了面向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更重要的一块是服务好辖区内的新居民群体。” 鼎力机械员工王春辉曾在1994年至2011年在河南洛阳服兵役,在此期间与妻子结婚生子,退役后于2012年来到鼎力机械工作,在雷甸购房置业。今年,他们准备将户口迁入雷甸。然而在办理手续时发现结婚证上王春辉的出生日期与身份证件有出入,按照流程,夫妻俩需要回到洛阳变更结婚证,持有效证件才能回到雷甸办理户口迁入。 企业将情况反馈给雷甸镇政府后,今年3月,雷甸派出所打通服务“绿色通道”,根据王春辉所在部队出具的情况说明,为王春辉一家顺利办理了户口迁入手续。“当时我和爱人车票都买好了,准备回到洛阳变更证件,没想到当地政府这么高效和人性化,为我们办妥了这件事。”王春辉的言语中充满感激。 “今年,我们将成立一个全新的企业服务中心,针对 务工人员较多的省份,实现就学、求医、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多项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王海荣说。 统筹园区、城镇 融出发展新格局 以东大港为界,曾经的雷甸镇被一分为二,西面工业园区厂房林立、车水马龙;东面镇区商业服务配套略显匮乏。“新区成立之后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厂镇融合,让原本被‘割裂’的发展形态实现融合,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等配套。”陈奇表示。 今年,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启动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其中在临杭产业新区上投资30多亿元,实施雷甸镇基础设施提升、通航智造小镇人才公寓提升改造、通航产业园安置小区、邻里中心等工程。其中,仅道路维修和新建就有24条,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打造镇域交通循环圈。 练杭高速雷甸互通改扩建工程 郭雄伟 摄 走进正在提升中的雷甸镇中兴未来社区,交通出行优化、景观照明、数字化建设等十余个子项目同步推进,医疗、养老、教育、文体服务、智慧安防等功能加速集成落地,形成“上及老,下及幼”的服务格局。小区内通过智慧电梯改造,引导居民避免电动车入梯上楼,减少安全隐患,并通过设置运动场地、修补沥青路面、打造清水平台、增设地面车位增设等“插花式”提升小区基础设施。 在高质量发展中,新区积极增进民生福祉。根据规划,将坚持“园区、城镇、乡村”三大模块建设协同发力,融合发展。园区建设上,重点推进光辉区块产业园道路及雨污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提升工程,合理配置高标准停车场,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城镇建设上,高质量推进304省道、二绕到启航大道沿线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启动城镇门户、公园、文体中心、游步道、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 陈奇表示,接下来,新区将抢抓产业大提升、基础大投入、社会大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为准则,高质量打造临杭产业新区,争做融杭经济排头兵。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