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对2022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公布了“2022年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拟予督查激励名单”,全省共有10个县(市、区)入选,烟台黄渤海新区成功上榜,为全市唯一。 据悉,本项督查激励对入选县(市、区)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旨在推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四个省级新区之一,烟台黄渤海新区立足制造业强区战略,将知识产权工作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摆在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位置,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 “黄渤海新区正着力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已招引涵盖咨询、代理、评估、融资、律所、涉外服务等全方位、全链条的国内外一流高端服务机构33家,落户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3家,启动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专利技术转移转化、专利技术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企业知识产权上市辅导等项目10余个。”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园区、三平台(中心)、五特色”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服务、管理、发展高地。 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显著提高。在《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文件加持下,黄渤海新区知识产权产出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截至目前,全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95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219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83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11件。 企业在核心技术、关键领域、优势产业攻关成效明显,历年获得各级专利奖40余项,其中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2项、优秀奖22项。 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稳步提升。探索形成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新模式,发行我国北方地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及储价式人力资本证券化产品,为全区28家企业成功实现了低成本中长期融资4.32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近40%。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2022年共有近50家企业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成功质押发明专利73件,质押金额11亿元。 开展高端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设立国际地理标志、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招引中部知光、广州高航两家国家级转移转化运营平台,2022年收储及转化有效发明专利66件,鼓励和支持12家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工作。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增强。聚焦区域协同保护,与济南、青岛自贸区共同启动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3+2+1+1”新模式。注重运用新科技新技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探索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公益性服务全流程标准化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存证‘易智存’”“基于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的商事仲裁新模式”“商业秘密多维度保护创新”,作为自贸区创新案例在全省推广。整合资源搭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依托全国首家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单一窗口”,企业足不出户即可“一站式”办理专利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调解等全部事项。 下一步,黄渤海新区将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向纵深发展,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王蕾 来源:大小新闻 |
5月8日上午,罗氏制药中国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投资项目启
在黔北大地的层峦叠嶂间,一片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荒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