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AGV精准转运、机器人手臂在操作台运转不停,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有序高效运作……在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区的智能化控制中心里,多场景AI智能监测识别系统将基地各条生产线“尽收眼底”。 位于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贵州首家创业板注册制下上市公司,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出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今年上半年,公司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材料体系产品合计销售量超 12 万吨。”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国伟介绍,中伟股份已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自主开发的高电压四氧化三钴、高镍NCM、NCA等核心产品跻身中国、欧美、日韩地区世界500强企业高端供应链。 近年来,依托优势资源,坚持研发先行、技术驱动,公司在铜仁大龙经开区建设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策源地,建立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助力铜仁大龙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打造绿色产业经济新增长极。同时不断布局海外产业体系,延长公司产业链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彭国伟介绍,公司已在印尼、芬兰、韩国、摩洛哥等国家启动国际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部分已投产,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72.66亿元,同比提升21.34%。 大龙经开区另一头,在贵州东亿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千名工人正在忙碌生产,赶制海外订单……小双圆电子打火机、防风打火机、高端金属打火机等80多个品种,产品主要销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 聚焦打火机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外贸企业定位,贵州东亿电气“海外生意”越做越大。目前,公司出口额已达8000万美元,预计今年能达到1.2亿美元的出口总额。 近年来,大龙经开区通过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风口机遇,为外贸产业链条式招商 “筑巢铺路”,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造新时代的商贸“驿站”,不断释放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1至8月大龙开发区外贸进出口完成16.63亿元,同比增长13.1%。 大龙经开区外贸企业不断完善海外布局、融入全球化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铜仁依托资源禀赋推动绿色产业建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的新尝试体现。 近年来,铜仁市发挥绿色产业资源优势,不断深耕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铜仁试验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着力向扩大开放要活力。 围绕“水陆空”三大领域,全力推动思南港、铜仁东部陆港、铜吉铁路等项目建设及铜仁凤凰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渝怀铁路二线、怀化国际陆港已成为铜仁市新的出海通道,向东可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可以对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大湄公河区域,向北可以连接成渝双城经济圈……铜仁不断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从“后卫”跻身“前锋”,新区位优势不断显现。 积极融入“数字丝路”建设,推动加入全国“丝路电商”合作步伐,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铜仁抓紧打造中国(铜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促进综合服务、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扩大。 目前,铜仁市成功打造完成省级重点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铜仁市外贸企业以及跨境电商提供全链条服务,目前已服务企业37家,培育引进7家跨境电商主体,新增注册跨境电商企业4家。 梵净山下,贵茶(集团)有限公司“世界抹茶超级工厂”生产的“欧标抹茶”产品,出口德国、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占世界第三、中国第一,“梵净抹茶·香溢天下”品牌享誉中外。 新能源材料、梵净山食用菌、梵净山中药材……系列绿色产品,乘坐“一带一路”快车,“出山入海”,为世界经济注入“绿色动能”,擦亮铜仁绿色产业名片。 融入全球发展新空间,铜仁进出口贸易成绩单不断刷新:今年1至9月,完成外贸进出口27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26.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省位列前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 编辑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陈刚 |
5月8日上午,罗氏制药中国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投资项目启
在黔北大地的层峦叠嶂间,一片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荒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