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武汉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市政府工作报告24次“点名”武汉经开区,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 此前四天,武汉经开区召开的党工委(扩大)会议暨汉南区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提出,武汉经开区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落实“两个跳出去”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效对接,不断以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引领产业升级;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速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建设千亿新型工业化园区;加快军山新城建设,全力打造“四个军山”,建成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正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去年12月11日—13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造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是其中之一。 1月12日,省应急管理厅、武汉经开区与中信海洋直升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内“低空经济”头部企业中信海直的子公司——海直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落户武汉经开区。 武汉经开区“低空经济”朋友圈再添“强援”。海直通航项目将开展航空应急救援、航空发动机中修、直升机检修、各类飞机部件维修保养,从事无人机和航空应急装备等产品生产业务。 ▲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正在“拔节生长” 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设立通用航空及卫星产业园,抢抓“低空经济”新兴产业赛道,打造立体式“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区”,加速推进“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迄今,已引进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海直通航、宝利航空、中国特飞所智能集装化无人机研发、湖北三六一一等一批通航和应急类项目,“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氢能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有望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武汉市将其列为“965”产业体系中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之一。 武汉经开区着眼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在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上同时发力,集聚东风、武汉绿动氢能、武汉雄韬氢雄、武汉理工氢电、众宇动力等14家国内外知名氢能企业,涵盖燃料电池、整车制造、检验检测、制氢、加氢站运营、车辆运营等产业链各环节,氢能全产业链雏形显现。 ▲武汉绿动氢能公司生产线 新年伊始,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一派忙碌。氢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上,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正通过机器手臂,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核心部件进行全自动叠片组装。 从这里下线的氢燃料电池,将组装到东风商用车49吨重卡上,在城市物流、工程建设等领域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 到去年底,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已建成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膜、碳纸、气体扩散层、膜电极、电堆及系统等7条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生产线。武汉绿动氢能总经理刘真说,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中的“七大件”在中国车谷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具备满足每年5000套氢燃料电池生产能力,成为全国目前最大氢能研发和生产基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武汉经开区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开辟“软件定义汽车”发展新空间。去年9月,武汉经开区设立一平方公里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构建以汽车软件为主导、车规级芯片等核心硬件为支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解决智能汽车“缺芯少魂”问题,打造智能汽车软件和车规级芯片产业高地。 2023年12月,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迎来三个“精兵强将”,浪潮集团、拙河科技、视熙科技等陆续把区域总部、功能总部落户于此。今年1月16日,落户于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的云驰未来武汉研发中心启用,为智能汽车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构筑“防火墙”。 据介绍,不到半年时间,已有采埃孚被动安全产品研发中心、吉利汽车研究院武汉研发中心、曼瑞电子研发中心、法雷奥舒适与辅助驾驶研发中心等多个智能网联汽车及软件项目入驻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 ▲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正加快建设 作为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软集团南方研发基地主体结构已封顶,今年4月有望建成投用;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边施工边招商,一期项目预计本月底整体封顶,已有1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意向入驻。 无独有偶,去年9月,由武汉经开区、百度集团携手打造的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华中区域中心落地中国车谷。这是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国内设立的第二个区域中心,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辐射带动华中区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经开区“二次创业”再出发,锚定“中国车谷”中心目标,借东风、定军山、强沌口、兴汉南,以军山新城为核心,带动沌口、汉南两大片区联动发展。 提交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武汉经开区加快建设军山新城。 武汉经开区引人才、谋创新、聚产业、促融合,高标准规划建设军山新城。当前,路特斯科技总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产业园、双智创新港等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车谷校区今年9月将迎来首批大学生,同济医院军山院区去年12月开门接诊,长江之滨展现现代化城市雏形。 “我们将把建设军山新城作为全区工作重中之重。”武汉经开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围绕“科创军山、双智军山、国际军山、魅力军山”发展定位,加快人口人才资源导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提升三类“百亿级工程”,建设车谷市民之家、车谷会展中心、武汉汽车博物馆等五大公共服务设施,启动大军山历史文化公园、江滩公园等生态环境项目,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车谷。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采写:记者李金友 郑奇悦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王娅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