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愿景、新的征途。 在前不久发布的《2024年发展机遇清单》中,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许宏球表示,两江新区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蕴含发展机会。 回望2023,两江新区工业投资增长15.9%,产业基础扎实深厚、发展步伐坚定有力。 展望2024,两江新区正处在产业升级转型期,加快构建“33511”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干劲儿十足。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谢平 摄 具体而言, 两江新区将持续加快打造 现代化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 新一代互联网及软件信息业等 3个3000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焊装主体生产线 金康赛力斯供图 近年来,两江新区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发展、优势显著。 数据显示,2023年两江新区的新能源整车产量36万辆、增长66%,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实现产值超1800亿元、增长7.4%。 在这里,不仅汇聚了一流的产学研创新体系、完善的生态配套体系,还提供研发补贴、固投补贴、租金及装修奖励等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充分发挥在全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中的核心作用,推动长安、赛力斯等龙头车企向科技型、服务型、绿色化企业转型,助推燃油车产能向智能网联新能源切换。 预计到2025年,新区汽车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500亿元、整车产量突破130万辆、新能源汽车突破70万辆。 与此同时, 加快做强新能源及新型储能、 生命健康、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等 3个500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也是两江新区2024年的主要任务之一。 ▲大地(国际)生命科学园 过去的一年,作为两江新区升级打造的三个支柱产业之一,生命健康产业“成绩”喜人,不仅实现了逆势增长24.7%,产值更是迈上“百亿级”台阶。 当前,两江新区正全力打造以两江生命科技城为主导的生命健康产业现代化集群,将持续以建设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为目标,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为抢抓产业变革新风口, 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 两江新区正大力培育壮大 5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金世利航材外景。(蓝天/摄) 以卫星互联网为例,两江新区将加快建设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加速“卫星互联网+”N个新业态融合应用项目落地。 此外,还将布局卫星通导设备及应用产业链,推动卫星互联网与医疗、智能网联汽车、应急管理等领域融合发展。 ▲重庆睿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作业。王加喜 摄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将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重大战略机遇。 记者了解到,短短一年间,两江新区已累计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3家、居全市第一,新升规入统企业231家。 接下来,两江新区将继续积极培育人工智能、AI及机器人、前沿新材料等11个“新星”产业集群,推动新动能、新优势不断聚集,着力推动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