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新疆4月19日电 4月16日,记者在米东区招商服务局了解到,近两年,米东区坚持挖掘开放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厚植创新发展新动能,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重点产业建设,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互补与融合,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采用“光伏+综合利用”产业模式,米东区20GW新能源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正加紧建设,光伏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式发展,依托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不少制造企业都想抓住机遇,搭上“光伏快车”,从光伏支架板材到光伏线缆等,以新技术嵌入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升级与转型,实现新的增长和发展。 在新疆胡杨线缆有限公司新能源设备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光伏线缆和支架。 新疆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吴国昌说:“目前,公司主要生产的有光伏支架和光伏电缆两大板块,光伏电缆公司日产量达到50万米至60万米左右,光伏支架目前日产量200到240吨左右。” 新疆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科研团队与新疆大学新能源创新团队联合开展研发工作,于2023年底实现技术突破。同时,企业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同步上新光伏支架制造、光伏电气研发等,为发展迅速的光伏、风能等新能源电站提供配套服务。从去年10月份开始接单光伏支架以来,已生产7000余吨光伏支架产品。 新疆胡杨线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方国华说:“今年,我们预计投入总销售收入的5.5%以上经费用于研发当中。目前,我们研发的产品一个是光伏线缆,一个是矿物质防火绝缘电缆。其中,光伏线缆主要针对新疆的环境,在产品性能上做了不少的延伸,具有耐严寒、耐盐碱等特点。”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企业将继续瞄准风电光伏发展基地的建设,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引进新技术,生产光伏产业的相关产品。 “我们将继续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立足光伏生产基地,根据光伏电站项目建设需求,生产光伏支架和光伏电缆,胡杨集团将建成米东区光伏储能配套产品的主导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深耕高端新能源领域,加快推动米东区风光储能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新疆胡杨线缆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王建民说。 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总面积约103万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目前已实施7个光伏项目,装机规模940万千瓦,拟投资金额超400亿元。目前,管桩浇筑、支架安装、光伏板安装各环节工作在加紧进行中。 光伏支架产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产业,也是米东区着力引进并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位于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区的新疆汇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类光伏支架产品出厂后就装车运往全疆各地。 据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光伏支架的生产以及光伏支架生产设备的研发及销售业务,结合自治区相关光伏产业发展部署,企业积极谋划以新技术支撑和技术优化赋能企业发展。 新疆汇利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刘勇说:“去年,我们完成了光伏支架生产10万吨,今年根据光伏基地需求,预计产量可达12万吨至15万吨。企业的产能与光伏产业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将持续提升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发展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主要载体是产业。米东区着力构建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电力设备、环保建材、装备制造为协调发展产业的“3+3”现代化工业体系,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个链主、若干骨干企业、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完整链条”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同时,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产业,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延伸储能、逆变器、光伏组件等配套产业链,打造首府北部清洁能源产业新高地。 米东区化工工业园副主任、区招商服务局党组书记王伟说:“我们将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光伏资源的优势,以绿电招引优质产业落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带动关联储能、氢能等产业集聚,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产业循环链,推进‘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新疆光伏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图文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 冶梓杰) |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
编者按:推进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