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产业强县破浪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德清高能级平台支撑高质量发展

新资讯 2024-5-28 17:31 杭州日报 6 0

上周,在深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上,12家单位被授牌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位于德清县康乾街道的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研究院(以下简称莫干山研究院)名列其中。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德清创新发展的主力军,莫干山研究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和推动人才项目、科技型企业加速跃升蜕变。研究院成立至今,引进培育孵化50余个科技型产业化项目,推动德清全域创新发展。



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新的厂房马上就要开工建设了,一层将作为研发平台,二层是中试生产车间,三层作为产业化的预留空间,产能将是现有公司的两倍。在位于莫干山研究院的湖州维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总经理王威对记者说。


去年年底,维义生物以585万元的价格购买了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建华团队在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的专利技术,通过研究院、维义生物、刘建华团队多方合作成立浙江维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攻坚亚麻籽及全谷物营养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这是区别于企业现有亚麻籽衍生产品的全新产品线,也是向目前大热的全谷物食品市场进军的序曲。刘建华说。



维义生物产品展示区


新公司除了有浙工大教授的技术加持,拓展了企业新产品线,还更新了自动化生产设备,对加工工序和生产流程进行升级,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达7000多万元,稳定运营之后预计将超过1亿元,届时企业整体年产值将实现翻番。王威介绍。


维禾生物的成立是浙工大科研成果落地德清的一个缩影。通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莫干山研究院执行院长陶鹏说,在这个过程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往往比最后一公里更为关键。


今年3月,莫干山研究院产业创新园正式交付使用,它将成为构建覆盖创新产业链前端的概念验证体系和产业化落地的技术转移体系的重要平台,通过仪器共享、数据共享、专家共享、标准共享、科创和产业要素上下游协同,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目前,产业创新院内已签约落地企业15家,在谈项目20余家。



莫干山研究院产业创新园


莫干山研究院还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加强落实百名教授联百企活动,发挥高校智力,积极对接企业,将企业发展需求与学校学科优势进行精准对接,支撑地方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完整科技创新链,助力德清产业强县新征程。


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近日,在莫干山研究院浙江微宏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装配厂房,电气工程师夏祥勇与一众工作人员正忙着对一条自动装配生产线进行最后的调试。


这条价值几千万元的生产线是为一家专业生产新能源汽车涡轮压缩机的公司量身定制的,该公司客户涉及小鹏、比亚迪等,该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将能为其提升5倍以上的生产效率。



微宏物联自动装配生产线


制造智造,近三年来,微宏物联每年累计研发投入近680万元,拥有省级人才1人、151高层次人才1人、南太湖特支人才1人、博士3人、硕士2……研发技术团队人员占比83%,这样一支高精尖的人才队伍,正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莫干山研究院的一幢幢产业大楼里,一个个产业项目、一条条生产线正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德清莫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立足物联网进军智能控制板市场,不足1500平方米的车间创造出3000万元产值;浙江思辰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将等离子尾气处理技术应用于半导体装备中,从设备装配原材料到科研技术攻关,不断以国产化冲破掣肘。



作为环浙工大创新经济圈的属地街道,近年来,康乾街道统筹推进莫干山研究院和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二级创新平台,大力实施思辰半导体、瑶光科技等企业的培大育强计划,全力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工作。


无论是从无到有的新兴产业的建构,还是对既有产业从有到优的提升,德清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正成为创新项目落地于此的不二选择。


让科技赋能企业,让企业投资人才


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而创新驱动的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杭州鹰展无人机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艳果对此深有体会。


去年,鹰展落地雷甸镇(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今年1月首台大载荷、长航时的YZ700油驱无人直升机下线,可载重300公斤,最快飞行速度可达160km/hYZ700的投产,不仅攻克了电驱无人机在极端天气下飞行续航的行业痛点,也让鹰展实现了从拼装进口零部件制造有人机到自研智造无人机的跨越。


胡艳果是浙工大毕业的校友,一直以来投资兴业,此前她看中了无人机在农业、应急救援、物流等领域的广阔市场,却苦于没有技术支撑。在莫干山研究院的牵线搭桥下,鹰展与浙工大机械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成功牵手,解决了无人机飞控系统的难题,如今,企业的核心技术骨干多出自合作高校。



莫干山研究院科研团队


依托产业创新园,我们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概念验证中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与效率,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赋能企业发展,同时企业也不断投资人才,使其产生的科研成果继续投入到产业项目中,由此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闭环。陶鹏说。


如今,高校院所、高能级平台如高耸的梧桐树,纷纷吸引金凤凰落枝。数据显示,莫干山研究院成立至今,已签约落地科技型产业化项目50余个,其中人才创业项目40余个,引育海内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