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孙安 见习记者 田海宁)连续三年产值增速超过20%,2024年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当前,宿迁高端纺织产业正以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为引擎,在传统产业赛道上开辟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丝路”,加速托起“新兴纺都”的产业梦想。 科技赋能 废旧塑料瓶实现“蝶变” 在全球最大的再生纤维生产基地——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变废为宝”的绿色奇迹每天都在上演。 “我们目前年产能达50万吨,相当于每年消耗300亿个废旧塑料瓶,占全国废旧塑料瓶消耗量的六分之一。”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负责人孔文龙说。 科技创新是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能够“点石成金”的关键——每年科研投入占总收入的近4%。如今,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打破了众多行业壁垒,产品覆盖服装、家纺、航空、建筑等领域。2024年,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研发的新产品超过70种。 “这种以再生纤维生产的丝是我们研发的新产品‘5D6F’,1万米长的‘5D6F’只有几克重。”孔文龙说。 除了产品“含绿量”十足,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的产业链也充满绿色理念,其自主研发的一次升温纺丝工艺,可将能耗降低30%。 提出并践行“零碳行动”理念,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让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焕发绿色生机,成为高端纺织企业绿色发展的标杆。 2024年,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总产值超过80亿元,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远销海外,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 迭代升级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在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的织造车间里,一台台剑杆织机高速运转,演绎着传统企业的“智变”故事。 “我们大力推进设备更新换代,产量提高了25%。”织造车间主任袁莉莉说。 近年来,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政府鼓励创新政策,先后引进了技术先进的剑杆织机和自动穿经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除了设备更新换代,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还大力推进智能化生产线和信息化系统建设,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体系,建成行业领先的“毛纺织全流程信息化平台”,实现生产端、运营端、服务端智能化升级。一系列举措,让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效率提高了55%、生产周期缩短了40%、能耗下降了8%。 “我们预计在3年内实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95%、运营成本降低20%、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的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江苏箭鹿毛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执行总经理姜爱娟说。 集群发展 “新兴纺都”加速崛起 纺织服装产业是宿迁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宿迁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同时,我市坚持供需双向发力,在供给侧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商,一体化升级装备、优化工艺、改进技术,助力众多企业“破茧成蝶”,闯出产业发展的“新丝路”。 目前,宿迁纺织服装产业领域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2家企业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建成4个省级智能制造工厂、24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近80家,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余个。 截至2024年底,宿迁化学纤维产业链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在盛虹新材料(宿迁)产业园等百亿级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化学纤维产业链在2024年累计实现产值362.35亿元,同比增长32.15%;纺织服装产业链有规模以上企业605家,2024年累计实现产值655.85亿元,同比增长23.44%。 2024年,宿迁出台《宿迁市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焕新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在纺织服装行业领域引进和建设新品纱线、高端面料、服装服饰等中下游项目,突破发展医卫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延伸发展纺织装备等。 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巩固提升高端纺织产业,年内产值达11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扩总量、提质量,持之以恒抓转型、促提升,构建‘传统+高端’‘设备研发+新型功能’全产业链,推动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宿迁这座“新兴纺都”正以产业升级为笔,以创新驱动为墨,在纺织行业的广阔天地间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
4月29日,2025年湖南湘江新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
4月24日,以“海上生明月 九天揽星河”为主题的2025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