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从技术破壁到应用拓展 都市圈机器人产业聚智同行

新资讯 2025-5-8 14:15 爱济南客户端 1 0

  特斯拉、宇树、大疆等大牌齐聚,跑步、洗衣、看护、医疗、咖啡调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近日,山东省机器人大会暨2025智创未来机器人(无人机)梦幻展在济宁邹城启幕。机器人军团大阅兵现场比武,供需切磋,上未来。蛇年春晚上,机器人甩起手绢舞蹈打开了2025年度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潘多拉魔盒。在制造业大省山东,抢跑机器人产业日渐成为地区产业升级、从制造到智造转换的新趋势。


  立足于济南都市圈,淄博是山东省内率先出台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的城市;今年3月,济南成立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从组织架构到产业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进入一盘统筹阶段;德州天衢新区作为德州创新要素聚集区,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济南都市圈机器人产业发展各有侧重,围绕机器人制造核心技术、关键环节,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专利池驱动产业链整合


  全国第一、全球第二,这是淄博行星减速机年产量60万套的市场定位。身为老工业城市,淄博却在机器人产业先声夺人,成为正在孵化的产业新高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41亿元,协作机器人年产达17350套,占全国产能40%、全球13%


  早在20243月,《淄博市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淄博走在全省前列。同年66日,智能双臂拉花咖啡机器人亮相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者大会,流畅完成取杯、接咖啡液、打奶泡、拉花等系列动作,通过轨迹规划与追踪技术,机器人化身咖啡师。自此,遨博智能机器人公司的机器咖啡师抓住了流量密码,来自淄博的机器人产业吸引了市场目光。遨博智能、纽氏达特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闯入大众视野,迈入产业前沿。


  时隔一年,今年423日,淄博机器人产业专利池正式成立发布,首批整合17家单位、1900余项专利资源,从强化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营到技术创新开发与保护以及联合维权等各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领军企业纽氏达特作为链主企业牵头,联合14家骨干企业组成管理委员会,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引入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为专利池的构建和运营提供全面支撑。自此,政校企三方联动,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由,由单枪匹马到产业集聚,淄博化机遇为动力,已形成核心部件+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



  产业基金浇灌科创土壤


  国网智能拥有全国电力系统唯一的电力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国内首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线路除冰机器人、自主型海底探测机器人等产品相继问世;国内首个应用到500千伏及以上大型电力变压器内检的机器人由山东电力设备研制;兰剑智能是目前少数能做到将成套高端物流装备出口海外发达国家的中国品牌。


  唯一、首台、自主、少数……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节奏——自主可控国产替代。


  在上文提到,“2025山东省机器人大会上,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携山东首台人形机器人行者泰山及多款四足机器人亮相,惊艳全场。作为行业内龙头企业,优宝特等9家省内机器人行业企业作为发起单位,成立了山东省机器人行业协会,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85家,从研发设计到市场应用形成闭环,这也就意味着山东机器人行业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像优宝特这样,济南机器人缘何拥有更多的产业话语权?这离不开产业供需良好的互动。


  今年422日至24日,济南举行机器人产业创新成果展暨供需对接活动,供需双方面对面对接,十大新技术新产品与十大应用场景发布,其中蕴含着无限发展潜能。据统计,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共有各类企业90余家,核心产业规模接近150亿元,有3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当前,济南已拟定《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济南市机器人人才专项政策》等,以推动机器人领域产业基金组建,拟设立规模50亿元的济南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黑科技出应用新场景


  今年年初,在泰山应用的登山机器人开拓了游客视野,打开网友的认知。小小泰山,拿捏不再是一句口号,重仅有1.8公斤,续航6小时的裤子机器人在泰安投产。泰山文旅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厚哲介绍,这款登山助力机器人计划3月批量上市,初期投入200台,到暑期能生产3000台左右。在2025年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网红博主泰山娟姐带着这款助力器现场推介,科技助力,打开文旅新世界的大门。


  与产能对应,机器人需要技术,也需要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滨州鹤伴山景区,机器狗化身导游,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履平地,熟练完成讲解任务,话痨体质还能与游客亲密互动,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展开一场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奇幻旅行。赋能文旅的机器人火速出圈,与老百姓的生活链接更为紧密。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4月,滨州就成立了机器人协会,在促进科学知识普及推广,推进机器人科技事业的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组织力量。


  20244月发布的《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中,提出到2027年基本进入人形机器人强省序列,初步构建起济南、青岛两翼齐飞,淄博、潍坊、烟台、济宁等多点支撑格局。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产业发展迎来奇点时刻。


  积极的发展信号、尖端的技术突破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济南都市圈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培植了深厚的土壤。目前,机器人产业在不断降低技术和研发成本,将真正在实现高商业价值、高场景适配度、广泛应用场景上不断革新,逐步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刘媛媛 摄影:张铭)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