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北大地的层峦叠嶂间,一片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荒芜之地,历经16载雕琢,蜕变为产城交融、活力奔涌的现代化新城。 16年前,这里还是农业主导、工业薄弱、商业凋敝的城郊乡野;如今,9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农业根基稳固、产业蓬勃发展、城市赋能增效,遵义市新蒲新区这座新城正以农业筑基、工业兴业、城市赋能的三重逻辑,诠释着新时代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2009年,彼时的新区,农业是主导,工业基础薄弱,城市面貌尚待改善。作为遵义城市发展主阵地的新蒲新区,把“农业筑基”作为发展的首要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三产融合为路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新蒲的辣椒堪称农业科技化发展的标杆。作为全国闻名的“辣椒之都”核心产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智慧产业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座集品种研发、技术孵化、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种业硅谷”,每年面向全国征集超百种辣椒种质资源,通过基因测序、抗性筛选等前沿技术,培育出适合西南山区气候的高产优质品种。目前,已选育并推出27个品种,推广面积超150万亩。 “虾子镇不产‘虾子’,却盛产辣椒。”中国辣椒城综合部部长淳仕军介绍,“遵义本地辣椒占比15%,贵州辣椒占27%,省外辣椒占57.4%,国外辣椒占0.6%。辣椒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遵义市鲜椒产量达180万吨以上,种植产值达到60亿元。” 新蒲新区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精准对接和优质服务,打造乡村振兴智囊团。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新中街道湘江村“新农人”杨涛在草莓种植过程中,通过参加技术培训课程,结识专家学者,借助“线上+线下”的方式解决种植难题,将草莓种植基地经营得有声有色。在他带动下,湘江村吸引众多“新农人”创业,四季采摘式水果基地、户外运动基地、蔬菜基地等多个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城郊农业发展蒸蒸日上。 曾经工业基础近乎空白的新蒲新区,通过精准规划和政策扶持,围绕“一主两新三特”工业体系,按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新兴产业拓展增量、特色产业做大存量的思路,全力做强工业支撑,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产业升级之路。 在新蒲经开区,屋顶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光伏发电有效地利用企业屋顶闲置资源,又能确保自己生产,还能为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一举多得。”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春勇介绍,该项目规划建设年均发电量可达13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16吨标准煤,减少1.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以低压并网的形式接入到企业的变压器里,优先给到企业用电,给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贵州亮成电子有限公司是这一项目的受益者。公司行政副总田佳佳算了一笔账:“屋顶光伏每年能为我们企业提供500万度‘绿电’,节约成本120万元。”2024年公司产值达3.1亿元,同比增长46%。 既要“量”,又要“质”,既要兼顾“当下”,又要着眼“未来”,这是一对辩证综合体。新蒲新区努力从多个维度“破题”,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和“光伏发电”一样,290余家企业在新区“落子成棋”。 贵州艾可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浙江招商而来,凭借产品优势成为贵州同行业“龙头”。2024年,公司产品出口英国、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出口货物总值达100余万美元。 “相比上年度,今年遵义综保区帮助其做推广,并提供全流程外综服务,公司出口业务订单更多、客户面更广、成本更低、业务开展更加高效便捷。”公司董事长张健生说,公司每月新材料家装产品产能30万平方米,国内外经销商有500多家。 如今,新区已形成以精星航天、财富之舟、亮成电子等企业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主导产业;以遵义远拓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远御移动互联网科技、格林杜尔环保新材料等企业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及装备制造、印刷包装、特色食品三大特色产业,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布局,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著。 产业因城聚,城以产业兴。新蒲新区大力发展城市商圈经济,林达・思乐为、黔北老街・幸福城、高铁新城三大商圈形成商业集聚群,入驻商户超2000家,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年营业额突破30亿元,成为产业与城市融合的关键节点。 沿着长征大道驱车前行,奥体中心、CBD金融区、大学城等十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天鹅湖公园碧波映照着政务中心的现代建筑群,40余万市民在这座“会呼吸的城市”中安居乐业——谁能想到,16年前这里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城郊乡野。 2018年,渝贵铁路建成通车,遵义迈入高铁时代,站点便在新蒲新区境内,使遵义到成都、重庆的时间大幅缩短。如今,机场、高铁、高速构成的“铁公机”立体交通网,让产业兴区、经济兴区与外界往来变得越来越密切,招商合作也越来越广泛。 经过16年的不懈奋斗,新蒲新区实现从“荒芜之地”到“产业新城”的华丽转身。未来,新区将继续以农业为基、产业为核、城市为翼,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文瑞迪黄娇娇 编辑王其伦 二审李洋 三审唐正平 |
5月8日上午,罗氏制药中国全新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投资项目启
在黔北大地的层峦叠嶂间,一片曾经“地无三尺平”的荒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