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赞 14 产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潮安经济开发区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加快园区建设,从基础设施的夯基垒台,到运营模式的创新突破,再到空间版图的战略拓展,我区产业园区发展不断提质增效,为持续推进经济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潮安经济开发区以 “七通一平” 为根基,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蓬勃发展筑牢根基。在开发区及相关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实现美丽蜕变,完备的水电气讯管网与平坦开阔的土地,吸引不少企业扎根投产。大岭山产业园 AB 区建设也在如火如荼推进中,为承接产业转移备好 “强磁场”。 广东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 吕树欣:目前,我们潮安经济开发园区下面有两个在建的园区,一个是东山湖现代产业园,另一个是大岭山产业园,东山湖现代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园区水、电、路、气、通讯、排污等“七通一平”配套设施全部投入运营,入园企业达到65家,目前投产企业大概30家,其他入园企业在建项目也在快速推进;大岭山产业园AB区的基础设施建设,6月份预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9%,计划今年年底完成75%工程量,为主平台承接转移产业提供支撑。 基础设施的完善仅是起点,提升园区市场化运营水平才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开发区创新推出“园区管委会 + 开发区公司” 运营模式,依托宝山公司组建物业公司,深度挖掘园区资源价值。从地下光缆的高效利用,到光伏发电的绿色赋能,再到临时商铺、市场的招商布局,每一项举措都在激活园区 “造血” 功能。 广东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肖雪涵:我们主要通过建立“管委会+公司”模式,依托下属平台公司组建物业运营公司,在为园区企业提供更加标准化、专业化服务的同时,对园区的地下光缆、光伏发电等资源进行有效盘活,提高整体创收能力,形成“服务创优 资源创收”的可持续发展闭环。 当基础设施与运营管理渐入佳境,空间拓展成为开发区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为此,开发区以土地整备与区域整合双轮驱动,推动园区扩容升级,全力做好空间要素保障,增强发展后劲。 广东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肖雪涵:一方面是加大土地整备力度推动园区扩容。今年可完成大岭山场地平整约450亩,瓷泥产业园可实现年度可供用地190亩;并全面完成东山湖D区800亩的建设任务,为项目落地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发区的整合优化形成发展新格局,将大岭山D区、高铁核心区、西山溪片区以及凤塘工改等4个新片区约1万亩的区域纳入省级开发区范围,实现潮安开发区提能升级。 如今,开发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已成为企业茁壮成长的摇篮,未来高铁新城、西山溪大坑塘等片区的开发建设,更将为开发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当园区生长的脉络与潮安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一个更具竞争力、吸引力、创造力的开发区,正蓄势向光而行。 广东潮安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科负责人 吕树欣:目前大岭山入园企业12家,区域内的应急产业科创服务中心已投入运营,投资与招商潜力与日俱增。接下来开发区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做好高铁新城片区、西山溪大坑塘片区、瓷泥产业园等三个片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为园区承载力提供基础。 原创文章,版权归潮安融媒所有, 潮安区融媒体中心 记 者:林崇昕 郭湧喜 本期编辑:郑荣 执行编辑:王晓丹 编 审:刘俊雄 |
5月21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
近十个区县区空经济产业园亮相展会招商 本报(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