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港产城”联动发展 跨境产业前景阔——五象新区全力以赴推进“两港一区”建设

新资讯 2025-5-29 21:36 南宁日报 1 0

527日,全面推进两港一区建设工作 推动跨境产业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透露,近年来,五象新区管委会会同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全力以赴推进两港一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实现港产城联动发展,为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两港一区内企业超2.7万家


近年来,五象新区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为抓手,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成为产业集聚的强磁场2024年以来,两港一区签约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投资总额约173亿元,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项目。目前,两港一区内企业总量超2.7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商物流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025年,两港一区建设持续发力,重点推进项目53项,总投资758.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96亿元,年内计划推进拓米超精密折叠铰链项目等21个项目实现开(竣)工。


同时,五象新区将继续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空港、铁路港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畅通内外贸双循环;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围绕跨境产业发展梳理一批应用场景,为跨境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加快临港适铁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导入,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同时,不断完善两港一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保障。


以综保区二期为重点


推动片区建设实现新突破


自南宁综合保税区二期启动以来,五象新区全力推进项目建设。427日,自治区联合验收组对项目开展验收,项目迈入封关运营倒计时阶段。验收通过后,综保区二期将依托南宁国际铁路港枢纽区位优势,构建空铁、公铁、铁水、江海联运多式联运体系,助力五象新区形成铁公水空四港联动的立体格局。


与一期相比,综保区二期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同时探索开展新能源汽车出口、工程机械出口、工业中间品出口等业务,物流方式包括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


另外,综保区二期具有空铁、公铁、铁水、江海联运的通道优势,为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提供综合物流枢纽支撑。同时,综保区二期拥有较完善的查验监管体系,配备了查验冷库,满足进口肉类、水产、中药材及热带果蔬的冷链查验需求;按照危险品查验存储的高标准建设了危险品查验仓库,确保锂电池、化工原料等特殊商品安全查验;配套建设了现代化检验检疫实验室,为东盟生鲜农产品进口以及制造业集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抢抓政策机遇


打造跨境贸易快车道


五象新区着力发挥新区多个对外开放平台的叠加优势,积极抢抓国家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坚持贸易先行、贸工结合、以贸促工,推动跨境产业扩量提质。2024年,两港一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221.19亿元,占全市比重23.78%,其中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07.93亿元,占全市比重86.16%


为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速度,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建立了全国机场口岸首个联合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海关与机场货站同一系统、同一场所、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四个一联合调度机制。20245月,南宁空港口岸机坪直提模式正式启用,企业在货物进境前可提前向海关办理全部货物申报手续,相比之前海鲜转运送达国内其他城市的时间提前24个小时。20251月至4月,经空侧转运中心监管的中转货物达31153件、595吨,同比分别增长37.47%57.16%


在跨境物流通道方面,自20185月南宁国际铁路港铁路货运开通运营以来,货物到发量始终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截至515日,2025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货物14556标箱,同比增长314%,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越班列运输货物品名达366个,货源辐射国内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跨境货物覆盖越南、老挝、泰国等东盟国家。在全国经铁路运输出口越南的重车、集装箱货物中,南宁国际铁路港发送量占比达78%90%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