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横琴粤澳合作区五年产业规划出炉:瞄准“四新”产业,目标2029年占比65%助澳门多元发展

新资讯 2025-7-3 14:59 华夏时报 1 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梦然 深圳报道


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落成近四年后,630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下称《规划》)出炉。


《规划》提出目标,到2029年澳门回归祖国30周年时,合作区与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全面确立,市场准入制度高效衔接。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体系高效运转,人员出入境高度便利。


同时,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24年的59.4%提升至65%。澳资产业增加值从2024年的30.04亿元增加至90亿元。


纵观整份《规划》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该规划致力于构建与澳门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还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其二,强调电子围网系统和跨境金融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高效便捷的要素流动,为深化区域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三,明确四新产业的发展目标,即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65%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发力四新产业


《规划》系统谋划了合作区四新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具体来看,聚焦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规划》明确将联动澳门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支持建设澳门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同时,合作区将着力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未来产业。


在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方面,《规划》提出将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推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国家级实验室,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还将建设食品及保健品示范基地,用足用好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支持发展高附加值的食品及保健品。


聚焦文旅会展商贸业,《规划》则提出高水平建设国际休闲旅游岛,构建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培育新型国际贸易中心等目标,涵盖支持机电和电子消费产品展览等大型科创会展活动在琴澳举办、加快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等系列举措,加紧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聚焦现代金融产业,《规划》从丰富合作区金融业态、促进现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跨境金融创新发展等方面,提出将加快引育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养老金融,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有序拓展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等多项举措,推动跨境资金更自由便捷流动。


《规划》提出,到2029年,横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需从2024年的10.72亿元提升至13亿元,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增加值从2024年的64.43亿元提升至115亿元,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增加值从2024年的9.07亿元提升至70亿元,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增加值从2024年的145.56亿元提升至165亿元,现代金融产业增加值从2024年的100.85亿元提升至110亿元。


如何跨越培育期?


截至2024年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新企业实有31685家,四新产业增加值319.91亿元(其中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64.43亿元、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9.07亿元、文旅会展商贸145.56亿元、现代金融100.85亿元)。琴澳产业合作日趋紧密,2024年底累计注册澳资企业6681家,澳资产业增加值30.04亿元,认定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8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澳门青创企业在园数量达303家。


但《规划》指出,合作区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四新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人气商气不足,企业主体培育和人才支撑亟待加强,产业规模和发展能级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相比依然存在差距,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任重道远。


对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目前的产业结构现状,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教授王春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横琴目前仍以房地产、商贸服务等传统产业为主,科技研发、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中医药、文旅会展、现代金融等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此外,琴澳在产业分工上尚未形成明确互补,存在同质化竞争风险。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目前的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占比不足;澳资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协同效应尚未充分释放;创新创业生态仍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有待提升。需重点培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协同。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规划》提到两地的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目前最具挑战性的规则对接领域包括:金融服务监管标准差异、职业资格互认体系不兼容、数据跨境流动限制等。建立联合工作组开展规则比对研究,在CEPA框架下先行先试特殊安排;设立规则衔接试验区,允许特定区域突破现有体制机制限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动态调整对接进程。


江翰分析表示,为了达成2029年的目标,在未来几年内需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加快智慧口岸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通关速度;加强两地政府部门间的协作,统一标准,简化流程;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开放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此外,还需加强相关政策宣传,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新的管理制度。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