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郫都的田野间满目葱茏,现代化农业设施与错落有致的农舍相映成趣,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2025年已悄然走过半程,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以下简称“区乡博园”)以服务于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宗旨,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半年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升级 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区乡博园以精准招商为抓手,以项目促建为支撑,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加速转型。 为让招商工作靶向发力,区乡博园修订完善《成都市郫都区都市现代农业投资指南》,梳理出50余项投资机会清单,精心包装蜀源净菜加工中心、林惠农业净菜加工中心等重点项目。“这些指南和清单就像精准导航,让企业一眼看清发展方向。”区乡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粮油及蔬菜主导产业,区乡博园筛选出21家目标企业,主动登门拜访12家,接待6批次考察团,成功引进协议投资3亿元的佳佩智慧农业种植基地项目,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推进中,区乡博园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为广福村谊品生鲜韭菜标准化大棚、长河村现代农业体验园等3个在建项目协调资源,也为立花苗多椒农场、佳佩智慧农业基地等提供促建服务,还为华大西南辐照总部基地项目等已落地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区乡博园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还以其独特的“产业村长”模式,增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选育管用强主体,制定机关干部“一对一”联系“产业村长”制度,定期走访全区27个村31名“产业村长”,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积极选拔人才,走访9个街道(镇),收集17份第三批“产业村长”推荐材料,确定10名同志为第三批“产业村长”人选;以举办专题沙龙交流活动、组织外出考察和主题培训活动等方式,提升“产业村长”的能力和视野,进一步激发“产业村长”干事创业热情。 创新驱动: 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棋田村,一座2000平方米的新型高效、易于管理的现代化蔬菜智慧生产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这座大棚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了AI智能管控蔬菜工厂化生产。“以前种菜靠经验,现在有了这个智慧大棚,通过手机就能实时监控蔬菜的生长环境,精准施肥、浇水,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不少。”种植户高兴地说。 这只是区乡博园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区乡博园深化与科研院所、农业公司、种植大户等合作,开展162个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抓好“沪芊”生菜新品种推广,组织15户种植户推广种植110亩,亩均增收近2000元;抓好“郫县豆瓣”专用辣椒品种筛选,委托成都种业协会征集37家单位10个品类共205个辣椒品种,在棋田村20亩辣椒基地集中展示,筛选适合“郫县豆瓣”加工的优质原料品种,建立辣椒品种试验基地,种植测试邹学校院士团队研发的种质资源8个,为特色产业筑牢种源根基。 “天府水源地”是郫都区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区乡博园积极完善品牌管理体系,推进《“天府水源地”品牌管理办法》的制定,截至目前共有28家企业完成品牌授权。充分发挥区农产品供应链协会作用,指导协会开展“当地人、吃当地、吃当季”产销对接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云桥圆根萝卜、菌菇、德源大蒜等农产品推广……一系列务实的举措,有效提升了“天府水源地”区域公用品牌美誉度。“品牌就是竞争力,通过品牌建设,我们的农产品不仅卖得更好,价格也更有优势了。”区乡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完成市级品牌目录申报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产村相融 勾勒和美乡村“新画卷” 走进棋广粮经现代农业园,千亩绿色韭黄种植示范区里,韭黄长势喜人;2000亩优质生菜生产基地中,生菜绿意盎然;500亩“萝卜——水稻”高效轮作园里,绿油油的水稻进入了抽穗期……这里正按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区任务分工表》的要求,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农业板块,形成“特色产业+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格局。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乡博园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村、一名领导、一个科室、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系统梳理棋广片区重点项目清单,建立“三张清单”管理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我们每周都会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区乡博园相关负责人说道。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区乡博园深入学习先锋村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治理经验,编制人居环境“积分制”治理指导手册,并结合“五清”行动,优先打造6个人居环境示范点。干净的巷道、整洁的庭院、错落的绿植,勾勒出和美乡村的鲜活图景。“扫院子得2分,垃圾分类得3分,攒够100分能换米面油。现在有了积分制,大家都主动打扫卫生,环境好多了,住着也舒服。”棋田村村民张薇笑着说。 “上半年夯实基础,下半年乘势突破。”区乡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下半年将重点在项目引进、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郫都大地愈发壮美。 记者 郭芯屹 |
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111.2万辆
7月3日下午,西城区政府主办的“中国数据街”高质量发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