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万物葱茏。 汽车驶出道安高速公路,沿竹王大道笔直向前,两旁绿树成荫,道真自治县上玉工业园区(粤黔协作共建产业园)就在大道一端。四通八达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厂房、来来往往的车辆,企业车间里机器轰隆,处处生机勃勃。 走进道真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育菇车间,一排排鹿茸菇朵朵盛开,上万个鹿茸菇菌棒整齐排列在多层培养架上;分拣车间里,一筐筐食用菌通过传送带传输到分拣工人面前,切割、分拣、烘干、称重、包装、出库,忙而有序。 “在珠海援建项目支持下,帮助公司新增食用菌烘干设备,现在每天可出产菌菇干品30余吨。”公司办公室主任杨阳介绍,2024年,珠海高新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920万元,帮助公司采购了烘干设备,全力提升了干菇产量。 食用菌是道真“一县一业”首位产业。自珠海遵义结对协作以来,珠海高新区、珠海驻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携手道真聚焦食用菌首位产业做大做强,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8100多万元,实施食用菌农业现代化厂房建设、食用菌农业现代化产业园烘干设备采购、香菇菌棒深度培养恒温新风交换系统建设、食用菌深加工改扩建设备采购、主导及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贷款等10余个项目,助力食用菌产业在规模上做大做强、在技术上攻坚突破、在加工上延链补链,着力打造“西南前列”食用菌产业集群和“西南菌都·道真菌菇”产业名片,推动“小蘑菇”成为道真各族群众“致富伞”、乡村振兴路上“幸福花”。 珠江之滨、芙蓉江畔,相隔千里,却同气连枝、风雨同舟。 珠海高新区与道真自治县东西部携手协作,从“结对协作”到“渔鱼兼授”,两地聚焦产业振兴求突破、补短板。以“一主两辅”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准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持续打造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版”,共谱东西部协作“山海情”。 茶叶作为道真“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思路中的“两辅”之一,也是群众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之一。 夏日的洛龙镇三院村冉家营组,翠绿的茶树连绵起伏,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茶园里,茶农们巧手如飞,把一张张鲜嫩的茶叶轻快地采摘下来放进茶篓里。 “以前我们都只采摘春茶用于自给自足,夏秋茶都是荒废在茶园里的。”茶农胡登亮说:“现在村里建起了加工厂,夏秋茶也有人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采夏秋茶。” 茶园旁的贵州碧玉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新鲜的茶叶经过萎凋、炒青、揉捻、炒干等工艺程序,制成干茶。“附近农户的茶青都是送到我们这里来,在每天都有三四十人采摘,预计可以采摘到九月中旬。”公司负责人吴华松介绍:“产出的茶叶由县里牵头与广东企业签订订单收购用于新茶饮产业,为公司解决了销售难题,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了。” 吴华松口中的广东企业,指的是深圳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立足道真茶产业现状,抢抓珠海·遵义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牢牢锚定东部大市场精准招商,成功引进新茶饮供应链头部企业深圳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7万斤的夏秋茶收购订单,使原本几乎“零利用率”的夏秋茶产业实现突破发展。2025年预计签订订单500吨以上,将带动1400户茶农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让茶叶产业真正成为了道真赋能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山海虽远总相连,产业携手路更宽。2025年,珠海高新区向道真自治县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4080万元,共实施项目15个。其中,聚焦“一主两辅”产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实施产业帮扶项目8个,资金3100多万元,资金占比76%还多。搭乘东西部协作“东风”,道真自治县逐步形成“一县一园、一园多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后劲。 通讯员隆州军 编辑王其伦 二审 何美 三审唐正平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企业联合攻关让世界首款
在黄河之畔的济南西部,一座承载着“健康中国”战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