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荔枝季群芳争艳之后,一枝独秀的无核黄皮登场显得格外瞩目。7月25日,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在郁南县建城镇启幕。广东省中医院的陈志强教授开幕式上提到今年的黄皮不仅是个丰收年,价格也较往年提升了,显示出黄皮的健康属性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场以“果为媒、网为桥”的产业盛会,展现了郁南无核黄皮从“地方特产”提升为具有引领意义的“品牌名片”和“富民产业”。 据悉,今年的郁南无核黄皮全县种植面积达19.7万亩,预计产量达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左右。市场统果价格从去年5元/斤跃升至9元/斤,直接带动4.85万农户增收致富。正如郁南当地的负责人在开幕式上所讲,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下,小小的黄皮果,已成为郁南强县兴镇的“黄金果”、强村富民的“幸福果”。 打通链条 启动多项战略合作 在活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指出,郁南作为全球唯一无核黄皮发源地,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小黄皮”向“大产业”的跨越。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郁南的黄皮产业通过数字赋能,打通产业全链条。活动现场启动了多项战略合作,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支撑体系。 物流体系构建上,郁南与京东物流签署协议,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日益健全,快递服务深入村组。“清晨枝头果,夕至百姓桌”已成现实,北方的朋友和外国友人都能第一时间感受最新鲜的无核黄皮。 电商助农方面,郁南联合杭州西谷小镇电商产业园,组织利民优选、博领智选等10家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推动黄皮“出山进城、融湾出海”。 气象服务领域,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提供种植到销售的全周期气象保障,有效降低自然灾害风险。 此外,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郁南县合作的“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同步启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为产业注入农业新质生产力。 品牌升级 向世界传递“岭南甜” 活动现场,2025年度郁南无核黄皮品牌形象正式发布。该方案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的视觉方案以蓝、绿、黄为主色调,融合大王山、磨刀山遗址等地标元素,生动展现丰收盛景。 更引人注目的是,郁南无核黄皮的璀璨影像通过本次活动“全球点亮计划”,将活动的动画海报投射至纽约、吉隆坡、上海、广州、重庆等9个国内外城市地标,全球同步传递“岭南甜”的魅力。 为了打造更鲜活的郁南黄皮IP,30集乡村振兴主题短剧《黄皮树下“郁”见你》宣布正式开机。该剧以“黄小希”为女主角,以无核黄皮为主题,串联起磨刀山遗址、西江风貌等文旅资源,构成一个“内容传播-品牌塑造-产业转化”的闭环体系。 媒体+行动 打造百亿产业 现场的一个重头戏是发布了《实施“媒体+”打造超百亿无核黄皮产业工作方案》。方案围绕百亿无核黄皮产业,以“媒体+”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郁南无核黄皮产业发展,带动郁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方案提出以“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等五大目标。方案结合电商平台、物流网络,推动黄皮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郁南县土地的新农人网红在会场外的土特产集市上直播带货。在“网络强村”的大旗下,这些电商新农人懂技术、善经营、会直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数据化为“新农资”。他们平时在田间地头、分拣车间,随时随地都能开启一场“云端”售卖。恰逢云浮市首届青年视频直播带货暨跨境电商带货出海大赛决赛也在会场外展开,20个参赛团队与郁南的新农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现场不仅是土特产的市集,更成为青年学子直播技巧的展示大全。 于是,土特产大集现场四大展区,包括云城、云安、罗定、新兴四个县(市、区)展位,郁南15个乡镇特色产品展台,还有无核黄皮企业专区,以及网红驿站与“网络强村”直播间,都有各家带货团队的身影和吆喝声浪。两派带货队伍同场展示的同时,又相互串门连麦同框,现场成了一个集各派直播带货风格的欢乐海洋。 当晚,在郁南县都城镇还举办第二届“黄皮树下·乐在当夏”音乐会,用音符串联土地与丰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文、图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张健珍 |
中新网青海互助7月25日电 (李隽)7月25日,以“汇聚新动能
7月25日,中关村(海淀)生物智造产业园(B 区)开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