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三河市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协同创新基地项目施工正酣,一期主楼主体结构及二次结构全部完成,二期即将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燕郊协同创新基地项目施工正酣。 贾珺 摄 作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燕郊协同创新基地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在创新领域实现深度协同与联动发展。“基地将以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重点产业方向,集聚各种创新要素,实现京津冀创新接力与加速。”京津冀协同创新园(三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庆峰说。 唱响“三全一上”主旋律,三河市聚焦凝聚合力、聚集优势产业、优化结构短板、促进创新驱动,始终锚定“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实干姿态攻坚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攀升,内生动力愈发强劲充沛。 在申江万国河北数据信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盘点档案。 贾珺 摄 今年以来,该市共运作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81个,总投资342.04亿元。其中,结转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20个,竣工投产项目15个,年内计划开工项目16个。为支持项目发展,该市设立规模12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及3只子基金。 项目建设的热潮,离不开招商引资的“源头活水”。三河市构建全员参与、集中发力、多措并举的工作体系,着力提高引资质效。紧扣京津冀“六链五群”和廊坊市“2+5+27”产业体系,聘请招商顾问、委托专业机构,绘制招商图谱,通过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方式争取项目落地。 “我们建立联合招商体制,利用现有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都市食品四个县域特色产业基础,发挥域内集群企业产业带动作用,重点招引产业配套、资源匹配的产业链项目。同时,利用现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域内企业资源开展以商招商。”三河市招商促进中心主任彩国新介绍。 三河市百晖生物医药研发生产项目正在紧张施工。 贾珺 摄 “链”上发力,强链拓新,让产业链环环相扣,催生了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蓬勃之力。三河市坚持全面优结构,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在传统产业链上“精耕细作”,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今年上半年,该市工业技改投资6.71亿元,增速67.75%;四个县域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我们将围绕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三河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洪刚表示,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发展导向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前期论证与服务保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全方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政策支持 算力筑基 场景赋能 雄安新区AI产业新生态加速形
红网时刻新闻8月10日讯(记者 胡芳 实习生 李娜 林珑)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