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百香果的出现,让从江县荒坡变成果园,从育苗到加工逐渐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带动群众增收。 一根太子参的到来,让普通山村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让施秉县跃居为全国最大太子参种植产区之一的太子参之乡,“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一支鹅毛的变化,成就全球每10个羽毛球,就有1个是“锦屏造”。以“鹅”为链,锦屏县生态鹅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超10亿元,打开百姓增收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 近年来,黔东南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现在每天能采收800斤左右,果子采出来当天都能销完。”8月12日,从江县斗里镇百香果种植户贺德章在百香果采摘完后,就急忙打包发货。他种植百香果四年来,从最初30亩发展到当前的200亩。在自己收益不提升的同时,还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务工增收。 在从江县贺德财只是百香果种植的缩影之一,现目前全县百香果种植有1140户,带动发展百香果的龙头企业有2家。按今年全县种植2万亩,每亩带动18人次计算,全年可带动务工近40万人次。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8月13日,施秉县牛大场白洪发的太子参种植基地一片忙碌。当前正处于太子参的采收期,一根根太子参从地里采出后,经过清洗和烘干处理后,就可以开始进行销售。 “我自己种植有三百多亩,从七月开始采收预计还有一个月左右。除自己采收外,我还帮药企收购,总的年交易量超过到1000吨,交易额在6000万元以上。”白洪发说。 今年,施秉全县太子参种植面积10万余亩,其中2万亩是本地人到外县种植。惠及种药农户达1.3万余户,辐射带动周边县市5000余户农户投身太子参种植产业。 除从江百香果、施秉太子参产业外,锦屏县生态鹅全产业链、麻江县蓝莓产业、岑巩县思州柚、剑河食用菌等,都是黔东南州因地制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黔东南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今年上半年,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5%、8.1%、5.5%、7.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华 编辑欧阳章杰 二审陈丹 三审周灿璧 |
杨晓娜 蜜雪冰城,让一杯茶甜全球;“商超顶流”胖东来重
李杰强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八月的遂宁骄阳似火,而位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