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新能源展会名录中搜索“固态电池展”,仅能检索到零星以技术论坛为主、附带少量企业展位的小型会议。即便如2025年11月计划举办的“深圳国际固态电池技术展览会”,其主办方也坦言:实质是“钠离子与固态电池联合展览”,且展商中专业固态电池企业占比不足5%,更多聚焦学术研讨而非产业链展示。 一、专业展会缺位:固态电池的“寄生式”亮相 当前国内所谓“固态电池专题展”存在三大局限: 展商规模碎片化:以2024年深圳某“固态电池技术展”为例,仅8家固态电解质企业和5家电芯厂商参展,远未覆盖材料、设备、电芯全链条; 技术展示依附性:多数依附于锂电或储能展会,如2025年11月某展会中固态电池仅占1个分区,且以科研机构成果发布为主; 量产企业缺席:贝特瑞、清陶能源等头部企业更倾向选择CIBF等综合大展发布量产技术,因其能触达车企、储能集成商等核心客户。 “固态电池需要跨材料、装备、终端应用的协同创新,碎片化展会难以承载这种系统需求。”一位产业链人士如是说。 二、全产业链集结:CIBF2026的“固态矩阵” 定档2026年5月13-15日的CIBF2026深圳国际电池展,首次将固态电池作为独立生态集群呈现: 超200家固态产业链企业参展,覆盖电解质(泰和科技)、正极(当升科技)、设备(先导智能干法电极线)、电芯(孚能科技、辉能科技)全环节; 30余家准固态电池成品企业亮相,包括蜂巢能源(氧化物体系)、国轩高科(硫化物路线)、清陶能源(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等已进入车规级验证阶段的企业; 据主办方披露,此次固态板块面积较2025年增长5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固态电池技术秀场. 三、技术全景展示:从实验室到量产车的跃迁 CIBF2026不仅提供展位,更构建技术落地的闭环场景,从CIBF2025企业我们就可以看到: 四、产业爆发临界点:从展台到装车的“最后一公里” 固态电池在CIBF2026的集体亮相,折射出明确产业化信号: 产能倒计时:辉能科技、清陶能源等企业2026年GWh级产线投产; 成本下探加速: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成本仅高液态电池5%-10%,逼近商业化阈值; 应用场景破界:当升科技超高镍正极适配人形机器人,豪鹏科技950Wh/L半固态电池进军穿戴设备,打破消费电子续航天花板。 CIBF2026以其30万平方米的舞台、超200家企业的固态方阵,成为全行业唯一的技术集结地——这里不仅是产品的秀场,更是中国夺取全球固态电池话语权的起点。 |
聚焦创新和产业优势,西咸新区坚持以链式思维提升招商引资
潮新闻 策划 吴妙丽 金春华 记者 潘璐 应磊 通讯员 孙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