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池州:十三载磨“芯”筑链 “导”向千亿产业集群

新资讯 2025-9-12 17:11 大皖新闻 1 0

大皖新闻讯 从秋浦河畔的零起步,到安徽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极”——过去的十余载,池州以战略定力锚定半导体首位产业发展,在皖江大地上书写了一段无中生有、由弱变强的产业传奇。如今,凭借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突出的细分优势,池州半导体产业为已成为安徽一核一弧半导体产业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年1-7月,池州半导体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度22.5%



安徽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鸟瞰图。


集群成势:从一粒种子产业森林


当时全国半导体产业已开始加速布局,池州虽无基础,但我们看中了这里的区位优势与营商环境,决定赌一把!回忆起当年入驻池州经开区时的场景,安徽安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汪良恩仍无限感慨。2012年,安芯电子作为首家落户池州经开区的半导体企业,从数台设备、几名技术人员起步,开启了破冰之旅。十余年后,安芯电子日均芯片出货量已突破1.6万片,近日投产的车规级6英寸晶圆项目填补了池州大尺寸晶圆制造空白,产品更是进入华为、苹果、宝马供应链。


安芯电子的成长,是池州半导体产业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壮大的缩影。在其带动下,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接踵而至:钜芯半导体光伏保护功率器件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二期封测生产线调试在即,满产后年产6亿只器件;华宇电子封测产能跻身全国前十,建成省内首条中高端封测产线;高芯众科特殊精密涂层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成为京东方战略供应商;安徽同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入,更让产业链延伸至车载显示新领域……



安芯电子大功率TVS芯片生产线。


“202112月落户,202210月投产即入规,当年就实现产值2000万元!安徽同池科技副总经理宾永前介绍,企业主打车载触摸屏、HUD(抬头显示)及OLED液晶面板,目前HUD月产能5万台,20263月将突破10万台,客户订单已排到2030年。更值得一提的是,同池科技还带动大马丁科技、芯池电子等配套企业落户,我们产品的玻璃盖板从大马丁采购,集成电路由芯池供应,园区5公里内就能完成产业链配套,物流成本大大降低。


池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忆炎提供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半导体产业集群在园区壮大的事实:池州经开区半导体企业从2022年的42户增长到如今的76户,核心企业24家,规上企业占全市79家规上半导体企业四成以上,形成了覆盖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的全生态体系,是省内半导体领域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


厚植生态:多元协同发力培育首位产业


半导体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没有持续的生态培育,很难实现长远发展。池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何娜的话,点出了池州半导体产业近年来茁壮成长的关键。十余年来,池州从全市统筹到园区落地,打出一套政策+创新+人才的赋能组合拳。


据介绍,池州经开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设有科创飞地,通过构建研发在上海、生产在池州;孵化在长三角、转化在皖江的协同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目前,上海科创飞地在孵企业27户,已在池州经开区转化落地项目3个。在园区层面,池州经开区坚持四链融合思路,政策跟着产业走,不仅同步落实市级半导体产业十四五规划,还修订出台专属扶持政策,累计拨付产业资金7亿元。



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池州科创中心。


池州经开区坚持创新引领,24家核心半导体企业实现省级创新平台全覆盖。该区与上海交大共建成果转化中心,安芯电子建成省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工程试验室,累计拿下20项发明专利。池州经开区还成功创建省级半导体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企业参与制定7项地方标准,申报国家专利53项。高芯众科的涂层技术、铜冠铜箔的5G用电子铜箔,均为该区企业自主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的典型案例。


针对企业招工难、留才难痛点,池州经开区推行产业顾问制度,聘请安工大吴庆达教授等专家为产业把脉,还与池州学院共建半导体产业学院并开设订单班,园区半导体企业负责人亲自授课,去年已有80余名学员进入企业实习。池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忆炎坦言,尽管面临人才外流挑战,但该区探索的校企联合培养+企业实践补贴模式成效良好,今年某项目还试点异地人才政策共享,让厦门来池的高端人才享受到了两地福利。


半导体产业环节多、协同要求高,为避免多头管理、协调不畅,我们专门成立了池州半导体产业发展专班,由市领导担任总链长,抽调发改、科技、数据、池州经开区等部门业务骨干,构建周调度、月通报、季研判的闭环工作机制。何娜表示,专班就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问题解决站,既要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要加大力度走出去对接高端资源、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延伸。



池州经开区航拍(局部)。


一图到底:锚定新赛道 打造特色集群


如今的池州半导体产业,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2024年,池州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产值达276亿元,增速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今年1-7月,池州半导体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增速再次位居全省前列。8月中旬,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池州走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池州市近年来半导体产业发展成就和工作做法,同时勉励当地政府要以真诚服务呵护好重点企业,支持其发展壮大,政企协同开展产业链双招双引,促进产业集群成势。


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创新核心载体,池州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的建设工作也正加速推进。预计2030年该研究院可获得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国家级实验室认证。认证通过后,这里将成为池州首个半导体专业国家级检测平台,企业不用再把样品送到上海、深圳检测,周期能从15天缩短到3天,检测成本大大降低,也能成为池州半导体产业招引的金招牌钜芯半导体董事长曹孙根作为该研究院筹建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对此充满信心。



正在建设中的半导体特色生态产业园项目。


站在新起点,池州正锚定新赛道加速奔跑。在同池科技的规划里,一个总投资20亿元的OLED液晶面板项目已提上日程,规划在园区购买2万㎡厂房,预计明年投产,将填补池州显示面板前端制造空白。宾永前向记者介绍,项目投产后可实现触摸屏-面板-整机全链条自主生产。安芯电子的车规级6英寸晶圆项目已正式投产;钜芯半导体二期封测生产线年底前将完成调试,满产后年产值将增至8亿元,进一步巩固光伏保护器件全球市场优势。


未来五年,我们要助力打造国内特色半导体产业集群!在记者走访中,园区众多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和当地政府的目标高度一致。而池州经开区的产业蓝图更清晰:推动平天湖半导体研究院建成国家级认证平台,深化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城市的产业协同,重点引进车规级芯片设计、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等延链补链项目,力争2030年全市半导体产业产值向千亿级迈进。


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十三年征程,正是皖江城市带产业转型的生动实践。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就是要让池州芯在全球产业链中更具话语权。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必将在赛道上跑出更快速度、实现更高突破。池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忆炎受访时表示。


孟智超 大皖新闻记者 朱春友(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崔恒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新资讯传递价值资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资讯获取与内容创作和信息服务,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多元化综合资讯平台。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服务协议
本站义务
友情链接
业务合作
广告服务
商家入驻
我要投稿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5351号-5|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63号 客服邮箱:sshxqy@163.com 投稿邮箱:sshxqy@126.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