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内燃机最高节油20%、减排60%,核能产业规模达14亿元,落地国省级重大创新平台5个……作为成都市先进能源产业链的重要承载地,四川天府新区正从可控核聚变延伸至智能电网,从大科学装置集聚走向龙头企业汇拢,推动新型能源装备产业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天府高新产业园(筹) 9月12日,记者从四川天府新区了解到,位于天府高新产业园(筹)的成都泰华中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泰华中成)与四川光宝禾谷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光宝禾谷能源)联合发布内燃机智能控制混燃增效系统,为新型能源产业绿色发展贡献了“天府答卷”。 破解内燃机绿色技术难题,加速成果转化 内燃机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核心动力源,其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5%左右,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等污染物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针对这一行业痛点,泰华中成与光宝禾谷协同合力,突破技术瓶颈。 “我们于2025年1月申报了首批双向揭榜挂帅项目,3月得到了泰华中成的揭榜响应。”四川光宝禾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合作中,天府新区提供政策支持,光宝禾谷拿出生物增效液技术,泰华中成主攻节能减排、智能控制系统开发和产品制造,协同推进内燃机混合燃烧节能减排增效系统研发生产。“泰华中成拥有核心技术的完整知识产权,光宝禾谷的GBG-FPR增效系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都泰华中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的技术互补性为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技术实效来看,该系统能在不改变内燃机结构的前提下,显著优化燃烧效率。经权威检测,该系统可使汽油、柴油节油率8%~20%,氮氧化物与碳氧化合物减排32%~60%,烟度颗粒物(k值)下降50%~90%,且通过30万公里车辆实测验证稳定性。 从实际效益看,按运输车辆测算,用户6-12个月即可通过燃油节约覆盖系统硬件成本。若全国10%的内燃机应用该技术,每年可节约1000万吨石化资源,同步实现生物质燃料种植环节每亩2吨以上的节碳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泰华中成还以“第三批发榜方”身份,进一步发挥“双向揭榜挂帅”的价值——其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染色技术可替代传统印染,减少污水排放,四川九垓智能装备当场揭榜对接。“通过双向揭榜挂帅平台,企业可寻求更多合作伙伴及政府支持,加速推动企业研发成果更好地落地转化。”泰华中成技术市场开发中心总经理阴张宏说。 下一步,四川天府新区将进一步聚焦先进能源和配套装备产业链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人工智能、5G等技术与新能源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智能源和先进核能的创新策源和产业高地。 |
内燃机最高节油20%、减排60%,核能产业规模达14亿元,落地
9月11日,在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东莞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