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记者从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沿着村道行至海拔超千米的上顶,走进村民王永海的红薯基地,在阳光照耀下,红薯叶子纷纷抬头俯视着山下的思南县塘头镇,随着山风似哼着小曲摇摆着舞姿。 “这山顶四周分别叫‘大山’‘尖尖岩’‘鸡冠山’‘林家沟’等小地名,在几个小地名连在一起的土地里有约160亩红薯基地都是我的。”王永海告诉记者,他以前在海南做安保工作,经常关注家乡发展情况,回乡不到3年时间里,红薯基地从1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600亩。 除市场需求因素保障外,金融与财政的支持也是王永海扩大规模发展的动力。 “去年,每株红薯苗就能够获得财政补贴0.08元,每吨红薯运输费用能够获得财政补贴60元以上。”王永海说,2024年看见红薯丰收后,马上在思南农商银行贷款买辆车专门运输红薯,此外,发展红薯产业后,每年都有贷款来购买化肥或农机设备。 王永海在红薯基地查看情况 思南县成为首批省级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县之后,充分发挥绿色金融连接生态资源与经济价值的工具功能,以“产业+绿色信贷”合作方式,提升农特产品价值,成功打造出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样板工程,目前红薯产业已经成为思南县“一主两辅”产业中的主导产业。 为了做好绿色金融试点县建设,探索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样板,思南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洪旭进介绍,近年来思南县整合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源,创新新型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红薯等绿色产业信贷投放力度,同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支持农户和企业获得低息贷款,推动产业链延伸升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强企业促产业 一直以来,在思南县像王永海这样以红薯致富的村民,其红薯销售终端都是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里佳公司)。做强龙头企业,是探索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步。 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三道水乡的生产基地 思南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佳里佳公司为链主,成功打造了一个红薯产业集群。思南县财政局工作人员林远吉说:“佳里佳公司以‘陈薯’酸辣粉为主,集品种选育种植、粉丝加工、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让小红薯成为了大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成立以来,截至目前我们获得多家银行的贷款支持共计有4520万元。”佳里佳公司负责人张诚说,此外还获得了320万元的政府项目资金支持。 张诚告诉记者,以上所获得资金主要被用于生产车间的现代化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与升级,以及各大电商与品牌推广平台的深度运营。 “这些关键投入显著加快了企业在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升级步伐,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张诚说,同时,依托充足的推广预算,企业能够在主流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及行业展会等多渠道开展品牌宣传与市场推广,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电商平台日销量稳定在60000单以上。 好金融富百姓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使金融产品与红薯产业发展有效匹配,是探索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二步。 “我们周寨村集体股份经济专业合作联合社每年有200万元收入,其中80%收入是种植红薯取得。”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村委副主任杨仕杰告诉说,他们种植红薯除了每年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和务工费之外,所余收入还会以“生育奖励、教育奖励及老人春节补贴”等村福利方式发放给村民。 思南邓家坡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北朝顺(右)和思南农商银行三道水支行行长何崇飞一起查看红薯生长情况 同样位于思南县三道水乡的邓家坡村,邓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北朝顺告诉记者,以前该村是深度贫困村,自从发展红薯产业后,现在平均每户每年多了几万元收入。 邓家坡村之所以有这样明显的变化,除了当地红薯产业的龙头带动,还得益于思南农商银行的“兴村贷”支持。 “我们的‘兴村贷’贷款产品,贷款主体为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以下简称合作联合社)。”思南农商银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张毅说,合作联合社向农商行申请贷款,用于向种植户收购红薯,收购资金通过思南农商银行直接代发到种植户账户,合作联合社收到佳里佳公司的货款后偿还思南农商银行贷款本息。 张毅介绍,王永海每年销售红薯时,虽然是直接把红薯运输到佳里佳公司生产处,但现场收购是由当地合作联合社以“兴村贷”方式进行收购付款,该合作联合社再把红薯销售给佳里佳公司。 “截至6月末,共30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授信1.432亿元,贷款余额11629.8万元。”张毅说,“兴村贷”贷款产品可以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保障红薯种植户的利益,促进当地红薯产业的发展。 新模式优服务 发展不停步,探索不息脚。思南县在已有的红薯产业集群基础上,继续构建和优化更加紧密的政金企对接机制,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共同发展,是探索绿色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三步。 思南县三道水乡的红薯种植基地 张毅介绍,以前红薯产业模式是合作联合社将收购的鲜红薯不作任何加工按照合同直接溢价销售给佳里佳公司,佳里佳公司收到红薯后暂时不支付红薯款,待其将红薯深加工为淀粉、粉丝粉条、酸辣粉销售后,支付应付账款给合作联合社,合作联合社用于偿还思南农商银行贷款本息,多余部分用于联合社经营周转及盈利所得。 “从2025年之后逐渐开始,产业模式变成了合作联合社将收购的鲜红薯,按照合同直接溢价销售给新成立的贵州益兴淀粉加工有限公司,该公司把加工好的淀粉销售给佳里佳等企业,实现资金回流后支付账款给合作联合社。”张毅说,产业链变长了,产业规模更大了,因为贵州益兴淀粉加工有限公司将面向更广的红薯收购市场和淀粉需求市场。 “为了适应红薯产业发展需求,我们也正在研发专门面向红薯产业的金融产品来优化金融服务。”张毅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申川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岳振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通讯员 黄洋萍 目前,
信创产业要素统一大市场发布。 国家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