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邵天懿 通讯员 梅源 余杭区智能终端产业链党建联建暨产业链对接会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步入全球格局重构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正推动算力竞赛与生态共创成为产业竞争的核心。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杭州市余杭区持续放大数字经济先发优势,不断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产业能级持续跃升。 今年上半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5.8亿元、同比增长7.4%,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160.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与规模双双领跑全省。 作为“人工智能+”生态的关键载体,智能终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今年以来,余杭区聚焦智能终端等五大重点产业链,联动属地平台与产业园区,系统探索“组织链”赋能“产业链”的实践路径。 10月11日,余杭区智能终端产业链党建联建暨产业链对接会成功举办,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融合”,为培育区域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持续动能。 梦想小镇 精准对接 助力“链上”协同 下午3点半,某学校门口,接送车辆排起长龙,喇叭声、催促声此起彼伏——这是过去不少学校放学时段的常态。如今,这一场景正在悄然改变。 “系统融合家校习惯与实时交通数据,构建AI预测模型,动态研判各校门口拥堵态势,可以智能生成分年级、分班级的错峰放学方案,让家长不用再扎堆等候,实现即送即走、即接即离。”会上,杭州魔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校园智慧接送系统”作为余杭区AI+案例代表之一在现场发布。 像魔点科技这样用AI+为各行业带来赋能与变革的案例不在少数。会上,多家智能终端企业登台推介,涵盖工业控制、能源计量、身份认证等多个细分领域。与会企业代表在交流中纷纷表示,这种“面对面”的对接方式,有效促进了供需信息互通、技术资源共享。 前不久,由余杭区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共建的AI+生态创新平台“模域空间”正式启动,重点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及智能体、智能终端及应用四条细分赛道。“‘模域空间’已吸引40多家企业入驻,未科阿里中心这一核心载体将辐射并带动周边园区,努力打造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场景落地、生态协同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未科阿里中心园区负责人韩天伟在对接会现场介绍。 目前,余杭区已集聚了一批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 良渚博物院灵伴科技智能AR导览眼镜 “红链强基” 赋能产业创新 在金融、政务、医疗等高安全需求场景中,传统身份认证方式仍面临密码易泄露、生物特征易伪造等隐患。针对这一痛点,宇泛智能与杭州晟元数据在对接会上携手推进“无感认证”合作项目,共同研发融合AI算法与量子密钥技术的新一代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将实现“主动防御、全局可信”的身份核验,推动国产密码技术在关键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无感认证”项目并非孤例,与其同步完成签约的,还有浙江恒强与新时达工控的“驱控一体产业化合作项目”,以及华立科技与得明电子的“电力计量产业化合作项目”。三个跨行业项目的集中签约,展现了智能终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代表性成果。而支撑这些成果持续涌现的,正是余杭区在党建引领下构建的系统化工作机制。 细看会上发布的《余杭区智能终端领域产业链党建实施方案》,不难发现,余杭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实现新跃升。 在组织建设方面,余杭构建“部门党组织牵头、园区企业参与、行业协会联动、镇街平台协同”的党建联建协调机制,推动组织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在人才引育方面,余杭提出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引才,加强院企联合培养,构筑智能终端领域“创业新四军”人才蓄水池。 在助企服务方面,余杭通过绘制产业链图谱、动态更新“三张清单”,精准招引补链强链项目,同时以“雨露速递”政策包等方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拓展市场、破解发展难题。 在这一工作机制推动下,余杭区智能终端产业链党建联建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已覆盖余杭区经信局、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梦想小镇、海创园等特色园区,以及灵伴科技等重点企业,组织优势正持续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余杭区数字经济综合党委智能终端产学研服务基地揭牌 互融共促 深化“三链”融合 如何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余杭给出了“组织搭台、机制护航、服务赋能”的立体解法。 今年以来,在余杭区委组织部、区委社工部的指导推动下,“1024”工作法在余杭人工智能小镇的实践土壤中破土而出,推动组织建设和产业链培育深度融合。 “1024”工作法不仅巧妙地以10月24日“程序员节”命名,更具体体现在打造“园区党组织—园区企业代表—园区运营方”新三方协同机制,凝聚一股合力,做实零距离服务,落实党建强与发展强两个目标,推动聚能、赋能、强能、智能“四能合一”。 这一创新机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其聚能赋能的效应也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进一步凸显。会上,余杭区数字经济综合党委与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携手共建的智能终端产学研服务基地正式揭牌。 据了解,该基地依托浙大控制学院在自动化领域的国家“双一流”学科优势,致力于为学生、学者及行业从业者提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实践环境。 具体而言,基地将深度融入企业真实的产业环境,配备先进的设施设备,组建企业技术专家和高校教授“双师型”导师队伍,推行项目驱动的实践模式,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力争成为培育智能终端行业精英的摇篮和推动余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此基础上,余杭将持续深化“三链”融合,以组织优势赋能产业生态建设,持续做实企业服务,精准破解共性难题,提升服务效能,整合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支撑。 |
10月11日,2025生物制造产业大会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大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上海近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