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宸 通讯员 吴思思 赵寅杰 10月15日,跨国机器人产业对接活动暨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举行。大会聚焦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推动全球产业资源与杭州本土创新生态深度融合。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摩根士丹利预测,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0万亿美元。在这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杭州正积极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个地”:机器人技术攻关的先行探索地、机器人产业集聚的生态最优地和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最佳开放地。 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已形成从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与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拥有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企业超过200家,集聚了宇树科技、云深处等一批在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创新企业。“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杭州将在全市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中试基地、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暨应用推广中心、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大服务平台建设。”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中试基地是技术攻关从0到1的关键环节。在西湖区,之江机器人产业服务港作为长三角地区首个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正加速建设。“我们投入1.6亿元,打造了7800平方米的研发中试空间,提供概念验证、产品试制、AI训练等全流程服务,打造形成‘机器人母港’。"西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双浦机器人测试训练场整合周边1500亩多样化环境,打造国内首个室内外一体化测试训练场,已为云深处、宇树多家头部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产业集聚的生态最优地,杭州也有部署。比如,萧山区以机器人小镇建设为重点,发挥制造业和智能汽车产业本底优势,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布局。依托区域内万向钱潮、兆丰机电、杭齿前进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萧山为产业链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打造完整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条。近日,德国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Neura中国公司正式落户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场,发布了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平台暨应用推广中心、杭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开展了机器人产业项目、产业链企业合作项目、中试平台技术服务项目等签约。“这些平台将为企业提供技术测试、产品中试、场景验证等全方位服务,助力创新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将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陪伴式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形成研发、设计、制造、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到2027年,杭州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机器人整机企业,实现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打造机器人应用落地的最佳“样板间”和最全“体验点”。 记者了解到,《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已于日前经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下一步将提请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条例》正式发布后,将成为全国首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地方立法,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
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大健康产业正迎来从
当青岛影视产业的版图上,“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