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集约高效。 对制造业当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而言,这意味着必须向“新”而行,以数智赋能推动制造业加速转型。 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2025年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企业,杭汽轮、豪悦护理两家临平经开区企业上榜。截至目前,临平经开区已拥有6家省级“未来工厂”、9家省级智能工厂及5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另有13家企业入选杭州市首批“未来工厂”培育库,智能化梯队初具规模。 今年上半年,临平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更是超63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近170亿元,均占临平区的七成以上,有力扛起临平区工业经济“基本盘”,助其首夺浙江制造业领域的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 千亿级智能制造集群崛起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密码?
俯瞰临平经开区 临平经开区供图 领跑行业数字化 先进制造业发展离不开大型企业引领。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榜单,共计235家。其中,就有临平经开区的春风动力和老板电器。按照我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卓越级高于基础级、先进级,仅次于尚在培育推进的领航级。 推动数字化转型,临平经开区何以成为标杆?
春风动力的卓越级智能工厂 临平经开区供图 先看春风动力。 这家专业从事大排量摩托车、全地形车、电动车及配套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大型国际化企业,依托数字化已实现柔性化生产。 走进春风动力卓越级智能工厂,我们看到一条全地形车柔性生产线上同时进行着多款车型的生产。“有17种车型混线生产,能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前后不同配’。”春风动力公共事务部项目经理唐丽娟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工业互联打通了设计、采购、生产、物流各环节。 “我们不是批量生产,而是全球化按单排产。”唐丽娟透露,面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春风动力很早就开发了一个“智脑”,集成了企业在全球生产基地的数据,能够根据排程情况、供应商能力、物料配送时间等信息,自动从质量、成本、交货期三个维度对订单进行综合评估,从而确定最佳生产方案。 数字化,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唐丽娟说,春风动力目前在国内出售的车型都安装有“T-BOX”车联网系统,能提供远程升级、手机钥匙等数十项功能,让骑行更安全、更有乐趣。
老板电器的卓越级智能工厂 临平经开区供图 再看老板电器。 作为中国厨电行业的“元老”,老板电器早在2016年就投资7.5亿元建立了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这也是行业内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制造基地,后来逐步发展为卓越级智能工厂。 工厂里,没有密集的人工流水线,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精准作业、智能AGV小车自动运料。凭借“5G+”“工业互联”“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技术,所有设备自动运转,生产效率大幅提高45%,良品率提升至99%。 但这也不是终点。“我们已搭建了近200人的数字厨电研究团队,专业致力于人工智能开发。”老板电器数字产品部负责人黄倩介绍,团队研发出国内首个烹饪大模型“食神”,可以满足当下用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烹饪需求。 为了让“食神”越来越聪明,老板电器还将其接入开源大模型DeepSeek进行训练,以提升深度思考能力,拓展数字厨房的边界。 寻求效率最优解 根据工信部最新调研数据,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约30%,远低于大型企业50%以上的水平。受资金、人才等多重因素影响,“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问题依然突出,而临平经开区却在尝试不断打开新局面。 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实现新突破。
孚宝智能的康养机器人 临平经开区供图 孚宝智能深耕人工智能与服务机器人领域。在企业展厅,我们看到智能康养陪伴机器人“小宝”通过内置传感器为老年人测量血压,服务机器人“大宝”则通过5G网络与三甲医院专家实时连线问诊。 “老龄化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孚宝智能董事长贾国强表示,创立孚宝智能的初衷,就是用科技填补康养服务的缺口,助力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老龄化社会的照护难题。 找准方向后,孚宝智能通过与高校、院士团队的技术合作,让机器人产品在抗冲击强度、降噪性能、AI智能化水平等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准,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贾国强透露,孚宝智能在国内康养服务机器人的市占率超过20%,已拥有30多个行业标杆客户,每年保持着约300%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荷兰、德国等国家的意向订单增长迅速,现阶段公司正在生产交付中。”
纳雅服饰的智能化生产线 临平经开区供图 既有“新”企崛起,也有“老”厂转型。 在天气降温前,专注于高端女装设计、生产与销售的纳雅服饰就已经在赶制今冬新款羽绒服。与往年繁忙景象不同,今年的生产显得格外井然有序。机械臂灵活舞动,智能吊挂系统高效运转,一块块布料仿佛坐上了“高铁”,在现代化的产线上飞速穿梭。 对服饰行业来说,消费者的购买习惯、时尚趋势的变化以及供应链的复杂性,都在倒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然而,当前市面上的数字化服务商多聚焦于某一细分环节,少有能提供全局性、系统化的数字化赋能服务的厂商。 纳雅服饰的转变,主要得益于政府搭建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近200家服务商,可以对服饰行业全产业链进行数字化赋能。纳雅服饰相关负责人张烈感慨道:“传统产线有130多道工序,全靠人工排产。现在换款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10分钟,整体效率提升了35%。” 看着工厂里一块屏幕实时显示的生产进度与质量数据,张烈信心满怀。“未来,随着智能制造走深向实做优,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更具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 放眼整个临平经开区,智能制造的浪潮,早已从重点企业向产业集群扩散。 仅2024年,临平经开区就有运达风电、老板电器、西奥电梯等17家企业上榜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全年新上规企业107家,其中规工企业53家。可以说,这里已形成“一批行业龙头示范领跑、一批骨干优势企业支撑追赶、一大批小微企业紧跟成长”的智能制造良好发展态势。
高端装备制造龙头企业西奥电梯 临平经开区供图 随着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制造业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临平经开区的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成长的烦恼”,如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程度不够、制造业面临的技术和设备阻断风险有所上升等。 进退维谷,如何突围? 当前,创新浙江的建设正在向更深更实更细的纵深推进,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也为临平经开区的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智造,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是产业主体的基石。我们要充分发挥这项优势,加快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临平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强调,特别是聚焦两个维度——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方面,深化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对接;同时,聚焦合成生物,建强实验室、中试车间等专业载体平台,组织覆盖研发、生产、融资、法规等的全流程辅导,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与服务;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不仅助力企业借助平台科研资源、人才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也推动研究院所与高校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此外,临平经开区还迭代升级高质量“大孵化器”战略,搭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微企业园”全链条创新孵化载体,加快实现孵化器服务技术、人才、项目和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融通,加速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硬核科技企业培育。
临平经开区加快建设未来智造城 临平经开区供图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临平经开区的智造转型正迈向更深层次,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传统生产的模式中“破茧而出”,实现“蝶变腾飞”。 在这里,产业升级与城市协同发展,描绘出一条同频共振、昂扬向上的成长曲线。 |
今年,渝兴公司着力推进“强党建、拼经济、抓落实”主题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泽寰)当数字
